經建會推動屏東縣地層下陷區,如東港、林邊、佳冬等地,成為國內第一個太陽光電系統設置專區,預估年底以前成立。
經建會官員指出,莫拉克風災之後,屏東東港、林邊、佳冬等地由於地層下陷嚴重,土地重生利用困難,為協助當地農、漁民轉型,不再抽取地下水從事養殖漁業, 已與屏東縣政府共同決定,將該地規劃為國內第一個太陽能光電系統設置專區,將土地長期租用給太陽能光電業者,目前正在地方舉行說明會,彙整當地農漁民意 見。
官員強調,目前已有相關太陽能發電業者表示有興趣進駐;不過,由於該地區的地層下陷嚴重,未來業者架設太陽能發電板時,須以高架方式進行架設,業者表示仍需克服相關技術障礙。
官員說,如果發展成效不錯,未來會將相關經驗推廣到其他地層下陷區,希望有助於這些地區的農、漁民積極轉型。
經建會表示,過去幾年,由於德國、西班牙、日本、韓國等國家陸續積極推動,以優惠電價收購再生能源發電的政策,使得全年太陽光電市場出現快速成長,自2002年的42.7萬瓩急遽增加到2008年的555.9萬瓩,每年成長率超過50%。
我國的太陽光電產業產值,在2008年約1,011億元;預測2015年產值可達4,500億元,占全球市場比重約15%,未來有機會成為產值破兆的明星產業。
東港大鵬灣生態環境教育
2010年7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 者廖靜蕙報導

攝影:陳錦桐以守護白海豚之名發起的「濁水溪海埔地公益信託」送件至今3周,內政部允諾速審,並將於明(21)日下午在營建 署召開第一次審議會議。然而,台灣第一次「國民信託」,主管機關以及適用法令都尚未有定論。「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志工媽媽張育憬認為,推動國土 復育的營建署應協助此案完成,「這是營建署的本分!」

此次會議預計由內政部次長林慈玲主持,出席單位包括國有財產局、彰化縣政府等15個 單位代表,而送件單位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則列席簡報。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表示,本案集結眾多民眾的力量,目標是公益的、正確的,就不該因現行法令之不足 而否決。

21日的會議議案,即將針對本案的目的主管機關以及適用法令進行討論。目前購買的土地屬於「海埔地」,根據「海埔地開發管理辦 法」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因此由內政部進行審議。而海岸地本來不能買賣,政府卻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同意國光石化核准編定為工業區(通過環評及區域審 查),國有財產局即讓售土地。蔡嘉陽認為這是施政程序不同,他認為國有財產局是執行單位,土地的使用應由內政部決策。

這項行動在7日送內 政部申請時有3.5萬認股人,到如今已有4.2萬認股人。自發性在西門町紅樓募集濁水溪信託認股書的志工張育璟,一聽到21日將進行審議,迫切地表達參與 會議的意願,他認為所有認股人都應該關心審議過程,對於尚未認股持觀望態度的民眾也應關心本案發展。

他說遇到很多人不認股,是基於對政府 的不信任,通常遇到的反應是「買了也是做白工」、「政府不會賣」、「買了,到時候土地徵收沒有用」......。張育璟也說,當台灣社會陸續面對警紀敗 壞、司法淪喪,藍綠政黨不可信、健保醫療千瘡百孔之際,為白海豚保留棲地成了僅剩的希望。

「因為內政部還沒通過這個案子,所以不能繳款, 否則我們早就是『準地主』了!」而身為「準股東」,張育璟認為責無旁貸應地必須參與審議的過程。「今天我們買下這塊地,就必須負起保育白海豚的責任。」

民 眾的夢想和願景,「營建署應該協助完成,未來歷史會記它大功!」他補充說,營建署的本份是國土規劃,是百年大計,營建署幫助案子更完整;如果需要立法、修 法,就讓支持的民眾去拜託立委修法;若需研究或計畫,就全民募款來完成。「成全這個案子,讓台灣人民快樂的活下去!」張育璟說。

在面對國 光石化夾帶政商優勢的攻勢下,21日的審議會將決定台灣西岸重要的泥質海岸的面貌;而即使人民展現了力量,還需結合行政部門的意願與效率,才能守護台灣的 國土。

※ 「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信託行動持續開放認股中,距離第一階段200萬股目標已達176萬於股。線上認股網址:http://et.e- info.org.tw/node/119。
  
  
*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 相關連結: 環境資訊中心
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幾乎每個縣都有接觸到海洋,島上的居民跟海的關係非常密切,除了陸地上的種植的糧食及豢養的肉類食物外,海中的魚、蝦及蟹等也是我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此外,以前日常生活常用的鹽,也是在海邊曬海水曬出來的,除此之外,在觀光旅遊上的貢獻,也是不勝枚舉,這是因為台灣的海洋環境充滿著多樣性,才能帶給生活在島上的人民如此豐富的資源。
台灣在世界地圖的位置在北半球裡,靠近太平洋的西邊,它的地理位置在東經120度到122度,北緯22度到25度(圖1),北迴歸線通過台灣的花蓮及嘉義,是處於亞熱帶氣候的區域,冬暖夏涼又帶著些許濕氣,海洋環境可大致分為東西兩邊,台灣東部濱臨太平洋,水深相當深,常常可以達到幾千公尺,西部則面台灣海峽,水深較淺,約200多公尺(圖2),北部海域和大陸的東海相接,南部則與巴士海峽相鄰。冬天時,台灣有東北季風的吹拂,而夏天則有西南季風影響,造成海面擾動混合均勻,在海裡更有終年不斷的海流經過台灣的海域,帶動海域中整個海水水團的移動,在這樣的交替作用下,波浪、湧浪複雜多變,水中溶氧充足,外海水質佳,近岸海灣內則潮汐海流平緩且穩定。台灣海域因為緯度的關係,整年陽光照射充足,溫度適中(年均溫20℃),更是許多 海洋生物喜愛的棲息地,北方魚群會集體遷移南下渡過寒冷的冬天,南方魚則會北上避暑,魚的種類數量就會相當高,陸地營養鹽、有機質沖刷旺盛,加上沿海及海底湧升流區營養鹽充足,海洋植物群基礎生產力高,浮游生物密度也相當高,各項營造生態環境因子優良,因此台灣海域生物種類數量高、生物量大,擁有世界
海洋生物資源研究開始於海洋生物學,佔地球表面積的71目前主要的關切主題有海洋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物種保存、資源保育等。由於海洋%,陸地約佔29%。兩者比例上的差異,不難想像生物分布的情況,海中生物的種類及數量,都遠多於陸地上;加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為海洋,目前海洋中還有許多的活化石。
這些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類食物、醫藥、休憩與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材料等多功能外,同時也藉由其保護海岸、調節氣候、提供新鮮空氣、分解廢棄物等等,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生系統。

既然了解海洋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卻因為它們容易受到破壞,所以更應該特別注重永續發展的問題。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台灣船 建國百年啟航


副總統蕭萬長(右2)由台南市長許添財陪同參觀台灣船。
記者鄭惠仁/攝影
文建會補助建造的「台灣船」年底將完工,探索頻道也全程記錄興建過程。這艘仿鄭成功來台時駕駛的「戎克 船」所建造的船隻,有深厚的歷史背景,也有寶貴的造船文化與技術傳承,副總統蕭萬長昨天參觀時,既感動又高興,計畫將台灣船完工啟航列為「建國百年」重要 活動。 蕭萬長表示,由文建會、建國100年基金會主辦的「建國100年主題系列活動」,台南主題訂為「全民祈福、百年安康」,串聯各地節慶,如頭城中元祭、平溪 天燈等慶典活動,共同為建國100年慶祝。
台南市長許添財表示,他基於歷史使命推動本土與海洋文化,建造300年前的戎克船,由於國內幾乎沒有戎克船的資料,從有限的資料考據出戎克船的造型,並打 動聯合船舶設計中心,結合府城造船師傅,完成「台灣船」的外觀,「是項奇蹟也是歷史見證」。
「台灣船」已在今年5月1日下水,目前正在裝設動力、衛星定位等現代科技設備,預訂年底完工並試航,將由駕駛「太平公主號」古帆船橫渡太平洋的劉寧生負責 訓練航行,明年將從台南航向鄭成功的出生地日本平戶市,當地並配合舉辦歡迎儀式。
台灣船的故事也吸引蕭萬長,他昨下午前往參觀,聽取聯合船舶設計中心專案經理陳林福及許添財介紹。陳林福詳細介紹台灣船特色,建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如何 克服。蕭萬長仔細聽解,許添財說「副總統看了台灣船後很感動!」蕭萬長說,這是個偉大的文化成果,計畫列入建國百年的重要活動之一。
台灣船97年底動工,總建造經費8000萬元,建造過程開放,船長30公尺、船寬7.6公尺,雙桅桿。許添財說,未來台灣船將前往日本、大陸等,做台南的 文化觀光大使。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東港底拖


作者:陳皇儒
台灣本島四面環海,位於亞熱帶,氣溫高且雨量充沛,不管水域或陸地都棲息了數目很多的動、植物個體。本島的自然生態環境,由於水、陸環境的關係,可分為陸地生態系和水域生態系。
  
在陸地,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氣候因子的差異,造成生長植物的不同,形成明顯的幾個主要生態系,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別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混生林、針葉樹林、以及高山寒原等。而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地點上有草原生態系及沙丘。 在水域的環境,因為台灣四面環海,所以沿海各處都可以看到海洋的生態環境,而在內陸的水域,因山高水急,溪流量都不大,因此溪流在生態上是很特殊的。在淡水的水域中,除了河流外,就是湖泊。本島因面積狹小故缺乏大型的湖泊,但所有的靜止湖幾乎都在山區,因此在生態上也是非常特殊的。海岸區,則有沙岸、沿岸、礁岸、泥岸以及河口沼澤等。所以台灣在生態上的資源非常豐富。

【到底什麼是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的概念,最早由Hetzer於1965年所提出。他開始呼籲文化、教育和旅遊界應該再思考,並提供一種對當地文化和環境最小衝擊下,追求最大經濟效益和遊客滿意度最高的旅遊行為。

生態旅遊,單純就字面意思可解釋為觀賞動植物生態的一種旅遊方式,也可詮釋為具有生態概念、促進生態保育的旅遊過程。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環境資源為主題,將當地較特殊的生物、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與服務,使遊客得以深入體驗。

生態旅遊以體驗、瞭解、欣賞與享受大自然為重點,旅遊過程須為遊客營造與環境互動的機會,除需對旅遊地區之自然及文化襲產提供專業層級之介紹外,並應在行前及途中給予正確資訊,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與環境教育活動的融入,提供遊客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知識、識覺、鑑賞及大自然體驗。

【生態旅遊在海洋的世界】
  台灣海洋生物目前所發現的種類,大約已佔了全球物種的1/10,在魚類方面,約有2,300至2,800種,珊瑚方面250至300種,螃蟹300種,蝦270種,海藻600種,海星、海膽等棘皮動物150種以上,海蛇14種,鯨魚10種,海豚25種,海龜5種,海鳥50種,還有更多更多,成千上萬的小型海洋生物。

  台灣四周各有特色的海底地形,也直接間接影響了和他們接壤的海岸地形,因此台灣西部是以平緩綿延的沙岸為主,若再細分它們的海岸形態,則可以說從桃園的觀音到台中縣的烏溪口是海岸沙丘和沙質灘地,烏溪口到台南的曾文溪口則因為旺盛的飄沙和堆積作用,形成許多沙洲和海埔地,再往南反而因為西南季風所造成的波浪之故進入了侵蝕海岸區,但是一路上仍有許多潟湖,沼澤,紅樹林等的分布。

  自楓港以南,就逐漸進入台灣本島最繁茂的現生珊瑚礁分布海域,連續的珊瑚裙礁自海口、後灣、墾丁一直繞過鵝鸞鼻,直到東海岸的出風鼻和港口溪後,才逐漸少有其蹤跡。

花蓮和台東間的海岸,由於板塊的擠壓加上太平洋洶湧的波濤衝擊,地質隆昇和侵蝕的作用都很頻繁,形成了奇峭多變的世界級海岸景觀,有斷崖、海岬、海階、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平台、砂灘、礫石灘,甚至少量的珊瑚群聚,是非常難得的海岸觀光地形。

  至於北部的富貴角到三貂角一線,因為東北季風帶來的長浪造成強烈的海岸侵蝕,處處可見海岬與海灣,再加不同的岩石特性,使得怪石嶙峋,風姿奇巧,也成就了著名的東北角風景區,而在她的海底,更零星生長著許多適應較冷海水的珊瑚群聚,讓整個海域,更為豐富美麗。

  宜蘭的海岸則源自蘭陽溪所沖積的寬大肥沃的蘭陽平原,其外緣又受到湧浪及沿岸流的塑造,因而形成了一個極大內凹的新月形海岸線,以沙丘、灘礫間雜的面貌以及豐富的海岸植物及河口溼地共同呈現。至於再往南向花蓮行去,海岸山脈已緊逼汪洋,千仞峭壁筆直入海,危險而又壯麗的山海之會自然景觀,早已為人稱頌多年了

【生態旅遊有哪些活動?】

(1) 賞鯨
  台灣,這個奇稱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四週所環繞面對的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世界,她多變的面貌孕育著無數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每年的4到10月,海上風浪較小的時候,台灣就開始進入了海上休閒的旺季,近年來拜國人週休二日,休閒旅遊活動的風行鯨豚生態之旅已經謂為國內最時尚的休閒旅遊風潮。

  為了推廣國內賞鯨生態旅遊與正確的賞鯨風氣,提升賞鯨水準與服務品質,農委會漁業署委請中華鯨豚協會與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共同推動的「賞鯨策略聯盟」架構下,於今年開始舉辦「賞鯨標章評鑑認證」,所以應搭乘有賞鯨標章的賞鯨船,以確保旅遊品質與安全。

  在台灣的海域裡,大約有27種種類的鯨豚出沒,分布在花蓮、台東、宜蘭以及蘇澳等地,尤其以花蓮東部的海域最多。而且鯨豚是相當團結的動物,幾乎都是成群結隊出現,所以一次可以看到一大群呢。哇!他們都靠到船邊來了呢!還在海面上穿梭跳躍,我們發現的,是哪一種鯨豚呢?原來這是「瑞氏海豚」,又叫「花紋海豚」。因為他的體型比較大,甚至還被稱為「花紋鯨」。漁民朋友們因為他的頭光光圓圓的,所以叫他「和尚頭」。不過這花紋海豚一般來說,行動都比較溫和緩慢。賞鯨是搭船出海觀光野生動物的一種生態活動,賞鯨船大多是經過層層的檢查合格,設備精良完善而且美觀舒適的船隻,提供給遊客們安全舒適的海上遊程。依照相關規定也未了自身的安全,遊客們需要穿著救生衣,以免意外落海。

  對了!在此還要堤醒大家,搭乘娛樂漁船出海的時候,隨身需備妥身分證件以被查驗,在船長確定了天後海象正常,以及海巡署安檢通過之後,就要出發開始賞鯨的驚奇之旅了。

  在燦爛的陽光之下,清風徐徐,優遊在藍藍大海,讓人心情無比的舒暢,暫時外卻了繁複的工作。轉個角度從另一個方向,看看自己平常所居住在的這一塊土地,是不是感覺也很棒呢?尤其在台灣東部的海域,鯨豚生態資源豐富,在欣賞鯨豚的同時,更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生命的奧妙,再每一艘船上都有專業的解說員,從一上船開始就忙著為大家解說,從生態、地理、人文,一系列的介紹下來,絕對讓您不虛此行,在花蓮東部海域的鯨豚發現率,據統計高達95%看的所有的遊客不禁鼓掌叫好大呼過癮呢!鯨豚是屬於保育類的動物,在觀賞這些生物的時候應該避免干擾到牠們的生活,並且嚴禁丟擲物品以及餵食牠們,看到這些可愛的鯨魚朋友,成群的在船隻的中間游動跳躍著,您是不是也感受到保育鯨豚以及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呢?賞鯨人目睹電影碧海藍天威鯨闖天關的場景呢!找一個假期和家人或者是三兩好友,一起向海洋出發吧!
建議地點:宜蘭烏石漁港,花蓮石梯漁港。

(2) 摸蜆

  蜆,俗稱「ㄌㄚˊ ㄚ˙」,在台灣不但被認為是餐桌上的美味珍品,同時在醫學界也被證實是能夠強化肝臟的養肝聖品,目前台灣養蜆的目積約有2,000多公傾,年產量高達1,000多公頓,養殖地區散布在花蓮、雲林以及彰化等地區,花蓮縣的壽豐養殖區,立處於風光明媚的花東縱谷當中,在這裡空氣清新、水質優良,不但是全國最大的產區,也是唯一據有休息兼生產及生態的蜆養殖專業區,養殖業者沙粒地所冒出來的地下湧泉,再加上科技環保的活水養殖藝術,所培養出來的蜆品質最佳,外觀就好像黃金一般,因此有黃金蜆之稱。近年來為了嚮應政府所倡導的漁業休閒教育體活動,區內會在教育的時候,舉辦適合民眾體驗的傳統漁業活動:摸蜆,預約參加活動的民眾,除了記得要穿著短褲之外,主辦單位也會提供容器,在體驗池當中所捕獲的水產品,您都可以帶回家,絕對不會讓您空手而回,看著參與的大人小孩全身溼透透,玩的不亦樂乎的情形,是不是就好像大家所熟知的民間諺語「一兼二顧,摸蜆兼洗褲」,區內除了摸蜆活動之外,同時也可以參觀台灣漁村整體的生產生態活動運作,工作人員還會教導遊客門,利用蜆殼DIY製作精致的手工藝品,讓你帶回家作記念,現場並有各種精心烹調的魚蟹美食以及特產,供遊客來品嘗,在炎炎的夏日,摸蜆的活動特別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參加,尤其是小朋友在池水不深的體驗池當中,亦可以消暑玩樂,又可以體驗到以往漁民作業的方式,可以說是育教娛樂,在忙碌之餘,何不找個假期,帶著全家大小,到全省各全殖休閒區,體驗一下早期漁村活動,摸蜆兼洗褲的樂趣。

建議地點:花蓮立川漁場,宜蘭廣興農場。

(3) 牽罟
  牽罟是從前漁民在沿岸協力前往補魚的一種傳統漁撈方式,由漁民搭著一種叫做罟船的船筏,將漁網以大幅度的半圓型狀撒向大海。岸上大家分成兩端,由叫做"鴿阿腳",這些在岸上拉漁網的人,把漁網由外海合力慢慢的拉回岸邊, 再將困在網內的各類漁獲捕撈上岸,而這些漁獲則都由所有參與的漁民共同分擔,組成罟船的方式都以宗親或者是親朋鄰居為主要的成員。

  早期,牽罟業在苗栗竹南沿海極為盛行,而漁獲量也十分的豐富,圍捕的漁類"不辣魚","魷辣魚",白帶魚為主,其次還有白腹魚,或小型的雜魚等等。後來因為作業漁區佔用了新建港,所以牽罟作業現在已經日漸的稀少了。清晨六、七點,當地的漁民便已經整理好罟網,由眾人扛著罟網放上罟船,大伙兒準備出發了。船隻在海上繞了一大圈之後,又回到岸邊來,將漁網的另一邊,傳給另一組的人。漁網兩端開始由參與的漁民,開始以接力的方式往岸上拉。一起參與牽罟的許多小朋友們,也興奮的跟著大人一起拉著漁網。好不容易將漁網慢慢的拉上岸來,網裡面大小的魚,陸續的出現在眼前,看著這活跳跳的魚,村裡的漁民們大家早已忘記了牽罟的辛苦。隨著捕魚技術的進步,在繁忙的現代社會裡,牽罟已不再僅是具有生產功能,它更可以讓遊客了解這種傳統漁業的作業方式,是遊客認識漁業、體驗漁業,達到欲造娛樂的功能。新鮮的漁獲一向受到國人的親賴,對於自已動手現撈的漁獲,做成新鮮美味的佳餚,更是讓人食指大動。近年來,苗栗縣竹南鎮龍鳳漁港在假日的時候都會舉辦團體的牽罟活動,在這裡建議您,假日帶著家人一起來參與這項有趣的活動吧!

建議地點:通苑苑港,台東新港,宜蘭頭城無尾港。

(4) 巡滬
  石滬是沿海居民捕魚的原始設施之一,漁民們以人工古老的方式,在潮汐帶將石頭一粒一粒的堆積,圈圓成陷阱,再配合潮汐的原理來困捕魚獲,台灣的石滬以澎湖淡水最有名,而苗栗縣後龍鎮的外滬以及海埔沿海的石滬[則鮮而微之],石滬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利用漲潮時魚群隨著海水入滬,退潮的時候呢部分的魚群就會被困在滬中而無法脫逃,而漁民們則趁機的入滬來抓魚,石滬據苗栗當地的文獻記載距今大約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了,是早期生活在外滬以及海埔的漢人還有平埔族的一支道卡斯族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至今當地老一輩人口中仍然流傳著一句諺語,水淹[結草埔]水退填石滬,這意思是說漲潮時工作退潮時修補石滬,這句古老的諺語不但生動的描繪出當時居民半漁半農的生活,也可以得知石滬的重要性,在極盛時期當地有20~30個石滬,但是隨著歲月的凋零,現在僅僅剩下 合歡 以及 母乃 兩個石滬,從這一些早期珍貴的清朝買賣契約當中可以發現,石滬是平埔族所建後來再轉賣給漢人,石滬大多由數個人家所共同經營,再依股權的分配,各家巡滬的日數而平分漁獲,目前石滬的漁獲量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只剩下當地人利用一種叫做手網的自製工具,撈捕少許的魚蝦,倒是在假日或者是週休二日,常常可以看見三五成群來自新港的婦女,到本地的海岸邊還有石滬周圍來撿拾海螺及蚵,石滬是具有歷史文化意義以及特色的古蹟,同時也是非常珍貴的鄉土文化資產,尤其是作為觀光資源推動全民旅遊的好去處,一方面可以讓民眾懷著思古幽情,親身體驗漁民們圍捕魚蝦採集貝類的情形,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先人的心血以及歷史背景,不但具有休閒的樂趣更可以啟發智慧以及教育功能,找個時間和朋友們一起來一趟巡滬之旅吧。

建議地點:澎湖,苗栗白沙屯。

【一起出發去生態旅遊】

(1) 東北角-藍色公路
  今天我們要來一趟現在最流行的海上新玩法-藍色公路!這一條東北角藍色公路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他的範圍可是最大的喔,貫穿了深澳漁港、鼻頭角、龍洞、澳底漁港、還有碧砂漁港這些東北角相當受歡迎的景點。

  每次開車走過東北角的海岸線,就覺得這裡真的是一個好美的地方。不過第一次搭船,從海上眺望,更驚艷的發現,台灣原來這麼漂亮。宛如一幅碧綠的風景畫。 從深澳漁港出發,一路上看到好多特別的地質風光喔!像是這一條白色的「半隧道」,就為綠色的海岸線點綴出不一樣的繽紛。船緩緩開到「陰陽海」。因為海水沖刷沙岸的關係,這片海面看起來清清楚楚分成黃色和藍色兩個層次。下次如果您經過金瓜石山上,別忘了往下看,注意看看這個特殊景觀喔。咦?這一座山的形狀像什麼呢?我覺得像是少了一把握柄的茶壺。對了,他就是「無耳茶壺山」。而這裡呢,就是大家熟知的「鼻頭角」囉。上頭白色的鼻頭角燈塔巍巍矗立;懸崖下白色的浪花滾滾拍打,好美喔!不過從藍色公路看過去,他可不只長得像人的鼻頭喔。從這個角度,你看!像不像一艘船?所以他就叫「軍艦岩」了。下一站我們就來到龍洞了。這兒美麗的海域讓它成為最受歡迎的潛水地點之一;平坦的岩岸還是一個絕佳的天然攀岩場和釣魚場呢。哇,好多釣客不知道是怎麼到孤零零的礁島上去享受釣魚樂的,千萬要注意安全喔!更特別的是在龍洞南口海洋公園。這裡看起來好像就是個海水浴場,有什麼了不得的地方嗎?看看這些游泳池的造型,是不是有點與眾不同呢?其實他們以前可是九孔的游泳池,也就是九孔養殖場。傳統的九孔養殖場破壞了這裡的「海蝕平台」地形,經過專家評估之後,才闢建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海水游泳池。在這兒游泳,說不定還可以跟不小心游近來的魚兒以其同游大海喔。在海洋公園的二樓還有雅致的咖啡館,怕太陽曬的話,坐在裡面一樣可以欣賞碧海連天的美景,讓自然風光帶來無限的浪漫。

(2) 龜山島-神秘禁地
  龜山島是一座火山島嶼,位在宜蘭縣頭城海岸以東約十公里的地方守護著蘭陽平原。在平原的任何角落,只要往海的方向看,就會看到它矗立在太平洋上,可說是宜蘭縣的一個精神標地。

  不用說您應該也知道它為什麼叫龜山島了吧?沒錯,遠遠眺望,真的就像海面上有一隻巨大的綠烏龜。從烏龜的頭、甲殼到尾巴都有,好可愛呢。龜山島全島面積約2.85平方公里,東西長約3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海岸線長約9公里。

  龜山島附近發現的鯨豚機率高達98%。常見鯨豚種類多達11種,包括:有身軀墨黑、肚子雪白、有殺人鯨之稱的虎鯨;樣子有點像虎鯨,喜歡接迎船隻與人共舞的偽虎鯨;造型流線、身上有明顯條紋的條紋海豚;有修長的嘴喙、喜歡表演由海中騰空而出、轉身數圈後再潛入水面特技的長吻飛旋原海豚;個性特別好奇活潑、最喜歡貼近船隻,在遊艇前後巡遊,惹得遊客驚呼連連的瓶鼻海豚; 還有熱帶斑點原海豚、弗氏海豚、侏儒抹香鯨等等。在4到6月期間,優雅的鯨魚及頑皮的海豚,在藍澄海水中嬉戲、潛游、翻波逐浪,讓乘著船隻追逐鯨豚的遊客,忘了風浪起伏顛簸之苦,爭睹海中精靈的可愛模樣。

  岩層主要是由安山岩質的熔炎流和火山碎屑岩互層所構成。因為它的火山地形,龜山島可以說是一個活的生態教室喔。我們在繞島一週的時候,解說員透過擴音器為我們解說著所謂的龜山八景,包括 「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巉壁」、「龜卵觀奇」、「靈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洞鐘乳石觀奇」,以及「海底溫泉湧上流」。巉沿峭壁,還有山巒、海蝕洞。看到沒?在海面上汩汩冒出來的,可是海底溫泉呢!旁邊的岩壁上還附著著硫磺的結晶。每一個景致,都讓人驚嘆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ㄟ/,仔細一看,山壁上怎麼還有一個一個方形的洞呢?原來這些都是以前作軍事防衛用的雕堡呢。保衛國家的軍人,是怎麼挖掘出這些通路的呢?人定勝天的力量,也真是讓人佩服。雲霧飄渺,籠罩在龜山島上,看起來更增添了它神秘的色彩。光是在海面上看龜山島實在是太不過癮了!船上的遊客們急著想趕快登島去看看

(3) 大鵬灣-瀉湖海灣

大鵬灣位在屏東縣東港鎮與林邊鄉的交界的地方,它是台灣最大的內灣,因為林邊溪與東港溪挾帶大量的泥沙淤積,慢慢地堵住海灣的出口,才形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封閉性的大鵬灣。
這裡的潟湖地形,使大鵬灣的濱海地區生長了一大片的海茄苳紅樹林,紅樹林蘊藏了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不僅是活生生的生態教室,更是欣賞鳥類的好地方,因此為了達到寓教於樂的美意,這裡設置了「生態教育館」。
大鵬灣是飼養牡蠣的天然內陸海,所生產的牡蠣新鮮肥美,也造就了的剝殼行業,而被丟棄到灣內的蚵殼,經年累月竟然形成了二座露出水面的蚵殼島,是漁鄉特有的養蚵文化。生態教育館展示了大鵬灣近海的魚類與海裡生物,作為補充中小學教學教材。此外,館內也展示了各種捕魚用具,讓民眾不再只是用眼睛看,還可以動手接觸漁夫的生財器具,民眾還可以到踏浪戲水區,享受玩水的樂趣。景觀萬千的大鵬灣,有著豐富的生態景觀、優美的養殖魚塭景色、加上海上活動盛行,難怪交通部觀光局會把大鵬灣評定成「國家風景區特定區」。

(4) 立川漁場-摸蜆去
  到花蓮壽豐鄉看到很大一隻的蜊仔標示牌,跟著指示走很容易就來到立川漁場了。哇!來到這,放眼望去都是蜊仔池耶!漁場的主人,是蔡先生四兄弟一起合作的。他們利用好山好水的花蓮縣壽豐山的天然湧泉來作養殖,蔡先生說,如果把這一池水抽乾,只要兩天,天然湧泉又會自己把它蓄滿一大池喔。

  所以呢,在蜊仔的養殖池裡,都可以看到一個一個的出水口,這個就是從魚池導入的綠藻排水口。有了這些綠藻,蜊仔就不需要餵食其他的餌料囉。大概經過八個月左右的時間,蜊仔就可以採收了。而且現在都用機械採收,這麼大一個池子,只要一部採收機跟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採收的工作喔。

  哇!剛從池裡採收出來的蜊仔,還帶著一點水光,在太陽的映照下閃閃發亮,黃澄澄的,好漂亮喔!因為這裡的蜊仔看起來金黃金黃的,所以就叫「黃金蜆」了。現在想吸收蜊仔的營養,不一定要買一堆蜊仔回家煮,漁場特別加工製作的蜆精,就幫我們濃縮成一瓶,而且整個加工過程,都通過HACCP,世界級的安全衛生認證喔。

  除了黃金蜆的養殖和加工之外,立川漁場已經轉型成為一個有名的休閒漁場了。在這個寬廣的園區裡,有漂亮舒適的小木屋,還有餵錦鯉的魚池,從每個角度看,都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很多遊客來到這裡,當然都不忘買個一袋蜊仔回家品鮮,不過最好玩的是,來這裡還可以親自下海,體驗一下「摸蜆兼洗褲」的童趣喔。

(5) 野柳-神奇世界
  相信很多小朋友都來過野柳吧?在北部地區,野聊真的是一個親近海洋的好地方!這個長約3公里,最寬不超過200公尺的海岸區域,就濃縮了許多風化岩岸地形以及海蝕景觀,讓這裡特別有看頭;大自然的力量,把一顆顆的石頭變化出千奇百怪的模樣,真的很有意思。野柳的風化地形,有可愛的蕈狀岩,還有這個,一看就知道它叫什麼了吧?對了,就是蜂窩岩。而其中最有名的,當然非「女王頭」莫屬了,連外國人都慕名而來呢。

  不過因為風化作用的關係,女王頭可能只剩下15到25年的壽命。現在研究人員要為它塗上「抗風化劑」,希望能夠維持住這個野柳的招牌景點。至於海蝕地形也相當精彩;在這裡可以看到海蝕平台、海蝕崖,還有海蝕洞。哇,真的是好豐富的地質教室喔!這些地形雖然值得一看,不過,您可能會覺得有點平常了。那我們就帶您來點刺激的,搭快艇乘風破浪!從海上更可以一覽無遺地欣賞野柳的全貌喔。

(6) 蚵仔寮-傳統漁村

  南台灣的天氣真不是蓋的,即使,應該定義是冬天的這個時候,在高雄縣的梓官鄉蚵仔寮漁港,卻仍然是熱情的艷陽天。成立於民國47年的梓官區漁會,目前已經有6000多名會員,廣闊的腹地,加上已經整修完善的港口,讓蚵仔寮漁港這裡的漁船數量,已經有將近四百艘。其中,船隻共有175艘,而竹筏,也就是排ㄚ(百啊),更有235艘之多,這也顯示了,在梓官鄉相當地的魚獲數量,應該是相當可觀的一年四季的魚種,輪番上陣,像是烏魚,白帶魚,肉魚,不拉魚,紅目鰱,赤宗,等讓蚵仔寮漁港,一直都是當地大宗魚貨的集散地也因此,漁貨的供銷量,不只限於零售批發,更將觸角推展到鄰近的學校,機關,甚至於軍隊呢!
  為了因應台灣加入WTO,漁會除了原有的【海宴】標誌外更為產品投保了兩千萬的產品責任險,除了原有的銷售管道之外更與物流配送合作,讓全省的消費者,都能享受到梓官特有的野生烏魚子,小蝦寶系列,和旗魚鬆,紅目鰱魚鬆,以及虱目魚鬆等等新鮮便利,又物美價廉的魚產品。走進雙龍護衛的大門口,蚵仔寮最著名的張家古厝,就在眼前紅色的磚,堆砌而成的高大建築物,即使在今天看來,仍然有著不可侵犯的威嚴。接著的紅樹林步道,更是讓人驚艷不已。如果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拿來形容蚵仔寮紅樹林那可真是太貼切了全長不過短短200多公尺的原木步道,沿途就可以看見許多新鮮有趣的景象說起溼地,其實和紅樹林是相依為命的這種胎生的植物,可是對於溫溼度,土壤,水質,有著最嚴苛的挑剔像我身旁的。長長的水筆子胎生苗,就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的巧妙。

  大家可能很熟悉,淡水關渡的紅樹林,但是蚵仔寮,這座已經有75年歷史的防風林,卻是一年四季都輪番交替著不同植物的風貌佇立在茄苳溪口,似乎像是為著鄉民守護般的頂著強風卻不移不懼,這多像是討海人的個性啊!更為著蚵仔寮的自然生態,置留下最美好的標誌。

【生態旅遊還需要什麼?】
  (1) 缺乏認證評鑑制度。目前推動生態旅遊的相關配套措施其實沒有完全做好,包括入山證照的訓練和收費、民間志工團體的統籌、生態解說員的培訓與資格審核等等,這些都需要有規劃及事前的管理,才能正常運作。
  (2) 假藉生態旅遊之名,破壞自然環境。如果開發新路線或重新規劃舊有的景點,雖然有加上生態解說和美食、文化體驗,但目的只是為吸引更多遊客的收入和地方發展,而並沒有考慮到是否與當地民眾有良好互動、環境的破壞,或者能夠讓自然生態延續,這樣的旅遊活動不過是打著生態旅遊的招牌,實際上還是沒有脫離完全以觀光客為中心的觀光旅遊,不只不能回饋社區、保育生態,甚至可能導致衝突或造成更複雜的社會自然問題。
(3) 缺乏知名度的旅行團體。現今的生態旅遊,採小規模發展,僅限於會員或少數同好。而台灣有為數多達1800家旅行社,因為沒有能夠往國際性發展的生態旅遊產品及可以接待國際觀光客的生態導遊與解說員,也沒有業者真正有能力做生態旅遊。這樣的問題主要出在缺少專門負責的機構做推廣與行銷,影響了台灣的生態旅遊的市場。推動生態旅遊也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否則只是徒有自然與人文資源,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態環境演變都是隱憂。

【生態旅遊的未來世界】
 
台灣這個蕞爾小島真可謂福天勝地,有超過15萬種的物種,涵括從熱帶、溫帶、寒帶的動植物,是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生物的棲息環境幾乎就比鄰我們身邊,加上原住民、漢族與客藉移民等交錯發展出來的多樣性文化,都足以造就台灣成為世界最好的生態旅遊地點,重點在於我們怎樣推動和經營。

 展望未來,台灣的生態旅遊應朝以下目標規劃與發展:

推上國際旅遊市場。現階段是以全年12個地方節慶展現本土特色(例如3月內門宋江陣,4月媽祖文化節),作為推展國際市場的基礎。
(建構環保的觀念。不使用衛生筷、碗等。)
創造就業環境。生態旅遊可以均衡地方財富,創造就業機會,尤其是原住民及偏遠地區居民的謀生頭路。
  生態旅遊改造昔日的觀光旅遊景觀、促進旅遊當地自然與文化的保育,然其功能不只是經濟、物質的,在精神層面上,它提高了在地住民的信心,無形中也培養我們對台灣土地的自信與關心。
漁業是台灣重要的初級產業,農產量是在近年來超過136萬公噸,總產值將近新台幣1,000億元,目前國內從事漁業生產工作的人口,有30萬人左右,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國際漁業合作,參與國際漁業組織,使遠洋漁業持續發展,在沿近海漁業方面,則更加強資源管理,此外,更積極的輔導漁民,從事休閒漁業已提高漁民收入,增進漁民福祉,期盼在新世紀對漁業奠定良好基礎。

【大自然給台灣的禮物】

台灣,具備優越的海洋地理環境,四周海域蘊藏豐富的資源,東臨太平洋,水深遼闊,黑潮暖流,由南向北,沿東岸北上,是迴游魚類必經之路,台灣海峽,為海底大陸棚的一部份,平坦的陸棚,接受大陸河川所排入的豐富營養鹽,是海底生物良好的棲息場所。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 1,600餘公里,小島70餘處。本島西邊有台灣海峽,東臨太平洋,受自然條件控制影響,西部海岸單調平直、坡降平緩之沙岸,海底大陸棚廣大,多沙洲、沼澤,潮汐灘地發育良好,且有大陸南向沿岸寒流、北向之黑潮支流及季風飄送交匯,基礎生產力豐富,為魚貝介類良好之繁殖棲息場所,孕育了許多如牡蠣、文蛤、竹蟶、西施舌等美味的二枚貝,是重要的淺海養殖地區。底棲、上中層洄游性魚類甚豐富,形成良好漁場。

  東部為多變化之陡峻岩崖,坡降極大,海底大陸棚狹小,海蝕地形十分發達,多海崖、海蝕洞、岬灣及礁岩,有黑潮經過,地處寒暖流交會之衝,為大洋性洄游性魚類必經之通路,漁業資源甚為豐富。 除了台灣本島以外,台灣附近還有許多離島,也都應該是海洋生態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近年來更有機會成為我們日後最方便而又各有特色的海洋遊憩區,其中的蘭嶼、綠島、小琉球,都是以美麗的珊瑚礁取勝,極適合一、兩天的游泳、潛水、浮潛以及其他水上活動,蘭嶼、綠島現在的情況尚佳,但是小琉球則因為過去幾十年民眾及漁民無知的破壞,海底勝景大約只剩一、兩成了。 同時台灣地理位置適中,往返世界各大漁場均甚方便,使台灣具備發展海洋漁業之優良天然環境條件。另外,台灣氣候溫和,沿海低漥及淺海水資源豐富地區可闢為養殖區,海灣又可從事箱網養殖,養殖漁業發展條件亦甚良好。

【台灣現在的漁業有哪些?】

臺灣的漁業結構大致可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四類。其中,遠洋漁業與養殖漁業為臺灣漁業的主力。在海洋漁業中,近海漁業的產量與產值所佔的比例,已經逐年下滑。而沿岸漁業則是平穩發展,無所謂的大起大落。就整個海洋漁業與養殖漁業的產量產值進行比較,可瞭解近年來海洋漁業的產量約占總產量之80%,養殖漁業約為20%;就產值而言,海洋漁業亦佔70%。由此可知,海洋漁業是臺灣漁業發展的重心與主力。

(1) 沿岸漁業

沿岸漁業是指我國在領海12浬(1浬=1.852公里)以內從事漁撈的漁業,近年來產量維持在4萬公噸左右,主要作業方式包括刺網、定置網、地曳網、魚苗捕撈等。政府為促進沿岸漁業的永續發展,多年來陸續在沿岸海域設置漁業資源保育區,和人工魚礁區等,並且從事漁貝介類種苗,大量放流,積極改善漁場,富裕漁業資源,同時也輔導漁民,從事海釣、賞鯨船等的娛樂事業,以多元的方式來經營。

(2) 近海漁業

在我國12浬至200浬經濟海域內從事漁撈作業者,主要漁業為拖網漁業、巾著網漁業、鯖圍網漁業、流網漁業、延繩釣漁業、火誘網漁業等;台灣近海漁船作業漁場主要在東海、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巴士海峽及台灣東部海域等。在此海域內之資源除底棲魚類資源利用已經達飽和外,其他沿岸及大洋洄游魚類、深海魚類仍有開發餘地。沿岸漸趨枯竭之岩礁及底棲魚類資源亦可以栽培漁業發展方式以改善經營及利用。 台灣沿近海漁業年平均產量約22萬公噸,占我國漁業年產量16 %,產值約新台幣180億元,占我國漁業年產值20 %,主要魚種為鯖、鮪、?、鰹、鎖管、蝦類、鯊魚、鮪類、鬼頭刀、鯛類、白帶魚、蟳蟹類、肉魚、嘉臘、白鯧、黑鯧、鰆類,平均魚價每公斤約83元,該等水產品中除少數做為外銷產品外,主要做為國人消費之用。

(3) 遠洋漁業

指使用動力漁船在我國200浬經濟海域外從事作業者,主要包括鮪釣、拖網、大型圍網、魷釣等漁業,而對於其他國家之漁業資源仍可以付費、技術合作及共同投資的方式予以利用。目前我國遠洋漁船作業漁場遍及世界三大洋,大部分漁船以國外港口作為基地補給、售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遠洋漁業大國之一。 民國72年以前,遠洋漁業受到能源危機影響,成長緩慢,民國72年至77年,政府推動遠洋漁業發展方案後成果開始顯現呈快速發展,民國77年以後,因為世界各國相繼宣布200浬經濟海域及環保、公海資源保育意識抬頭,作業漁場受到限制,使得遠洋漁業發展遭受重大的影響,政府為了突破困境,爭取海外漁場,運用各種方式加強推展對外漁業合作,並引進鰹鮪圍網漁業,以開發公海漁場。

(4) 養殖漁業

養殖漁業主要分為,淡水養殖、鹹水養殖和海面養殖等三大類,生產面積大約有6萬多公頃,生產量超過25萬公噸,由於水產種苗生產和養殖技術不斷的研發和改進,使得可以養殖的種類將近有100種之多,在淡水養殖方面,主要種類包括鰻魚、吳郭魚、鯉魚等,鹹水養殖包括鯛類、虱目魚、草蝦、三節蝦等,海面養殖則以牡蠣、文蛤、石斑、海鱺等為主,為使水土資源合理利用,政府在各地設立養殖漁業生產區,輔導業者使用循環水,以保護水資源,並且積極推動,陸上魚塭純海水和海上箱網的養殖。隨著時代的變化,近五十年來,台灣養殖漁業在光復至50年代的基礎奠定期,由於淡水魚類、烏魚、草蝦等人工繁殖技術的確立,奠定產業發展的基礎;60到70年代的鰻魚、草蝦等高經濟價值魚、蝦、貝類養殖技術的確立,養殖面積迅速的擴張,出口量屢創新高,除為國家賺取外匯,也為漁村經濟帶來無限的期待與希望,此時期可謂產業的快速成長期,但也由於快速而盲目的成長,而埋下產銷秩序失衡與生產環境惡化的問題。

【台灣漁業歷史點滴】

(1) 台灣的漁筏
台灣現在流行的漁筏,是由竹筏演變而來,在沿近海漁業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過去,竹筏都是由竹子並排編製而成,所以老一輩人稱之為「竹排」。 清光緒18年 (1892), 唐贊袞為台南知府,可能當時竹筏做為水上 的交通工具十分普遍,特別在南台灣,盛產竹材,多河川湖泊,竹排十分 方便。其實,台灣原住民,很早就使用竹筏,據台灣通誌:「東海岸的大港口附近,自古以來便使用竹筏」。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漁業發展快速,18世紀末,台灣有竹筏3,000餘隻。 早期,台灣竹筏大體分為河川竹筏及海洋竹筏兩大類別,河川竹筏體型較小,竹竿支數少,一般以竹篙撐筏航行於淺水的河川湖泊中;海洋竹筏為適用海面風浪與海水鹽份,竹子經過加工處理,加熱使筏的前後向上翹,以破避浪湧。民國42年,竹筏試驗裝設動力引擎。經過不斷研究改進,而逐漸獲得成效。竹筏裝置引擎之後,航行速度大為增加,作業人力減少,是為竹筏動力化的開始。 台灣的漁筏,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在各國漁業之中可謂十分特殊。檢討起來,確實有其時代環境背景,台灣近二十年來,淺海養殖十分蓬勃,特別是牡蠣養殖,面積達 12,000 公頃以上,漁筏浮力大,筏面平廣,適宜載運牡蠣、飼料及漁獲等。此外,漁筏造價便宜,技術性不高,維修簡易、停泊方便,具有船隻未具備的優點,台灣漁筏發展過於快速,也產生許多隱憂與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現代的漁筏,機動力、續航力與小型船舶並無差異,風平浪靜中行駛平穩順暢,遇到大風浪,安全堪慮。其次,漁村人力外流,漁民年齡層偏高,教育程度較低,許多漁筏漁民,是一筏之主,自己決定經營作業的方式,許多漁筏業者在漁航觀念與技術上,亟待提升,特別是在漁航安全,資源保育與漁獲品質方面,違規捕魚,重量輕質,漁航安全設備保養使用不良等,不但危及漁民本身的安全與收益,也給航漁政單位帶來許多困擾。 總之,漁筏已經成為台灣淺海養殖與沿岸漁業的主流,也是台灣漁業的特色,其價值與貢獻早為大眾所肯定,漁業環境不斷改變,漁筏漁業也宜迅速妥為調適。

(2) 虱目魚傳奇

我們的祖先,由漁民開路從海上來到台灣,首先在台灣南部沿岸落腳生根,漁業是最主要的謀生方式。台灣自有文明進入以來,虱目魚一直為養殖業中,面積最大,生產量最高,影響面最廣的特殊產業。虱目魚對台灣南部人來說,不僅是謀生、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更由於它與農漁民息息相關,數百年來,虱目魚已經融入了南部農漁村的生活之中,朝夕相處,伴著世代農漁村子弟一起成長流傳,培育出相依相持的特別情感,稱之為南台灣的家魚,倒也十分切合。

在本省,台南地區稱之為麻虱目、安平魚、國姓魚,東港地區稱為海草魚,台中地區則稱之為殺目魚。有關虱目魚名稱來源的傳說很多,主要的傳說包括有:
鄭成功抵台登鹿耳門之時,漁民歡迎,獻之以魚, 鄭問此魚是「甚麼魚」,後人謂國姓爺賜此魚名「甚麼魚」,而訛音為虱目魚。

鄭國姓爺登陸台灣之時, 兵士苦無鮮魚可食,國姓爺指海而示之曰:「莫說無,此間舉網可得也。」下網果然得魚,故稱之為「國姓魚」或「莫說無」,而「莫說無」諧音為「麻虱目」,經久傳而稱之為虱目魚。
台灣通史云: 「麻薩末番語也…」, 日人中野民也考證 Sa ba he為荷蘭語之發音,故虱目魚可能係外來語的轉音。

虱目魚苗,每尾長 1.5cm,細如針,初時身體透明,肉眼幾乎不能辨認,只能看到頭部小而黑如虱的二點眼睛,故得名虱目魚。

本省虱目魚養殖, 傳統上以在魚塭塭坪上繁殖藻類,供虱目魚食用為主。台南地區老一輩漁民傳說,距今 180 多年以前,有一位陳姓老人,從唐山來, 居住在台南頂山村,在村南海坪圍築了50~60甲魚塭,養虱目魚,名為「公港塭」,為當地虱目魚塭的起源。 陳姓老人自己經營虱目魚塭, 一直到老死為止,每年都為虱目魚苗與風寒博鬥,為保衛塭防堤岸與大水博命, 同時傳授以米糠為虱目魚補助飼料的觀念與技術,地方感念其恩惠尊稱為陳老長年,每年公港塭都留有「櫃底錢」(光復初期為 140 元),做為祭祀之用。

「完全養殖」技術領先世界各國,所謂「完全養殖」乃是一種魚介貝類, 從種魚培育、產卵受精、孵化育苗、養成上市等一系列的養殖技術及管理系統,都已經建立、掌控。 嚴格地說,台灣是世界唯一虱目魚完全養殖的地區。早期虱目魚苗全部靠天然捕撈, 主要產地為台東、屏東、高雄至嘉義、宜蘭、花蓮等縣沿岸海邊,4月至6月為盛期, 每年清明前後,業者準備妥當下海捕苗。 虱目魚魚鮮肉細, 營養價值高,適宜煎、烤、煮、蒸、炸、醃、燒等,有「狀元魚」之譽。 台灣吃虱目魚,從頭到尾完全食用,除了一般魚類烹飪的吃法以外, 並且依虱目魚生理形態上的特性,發展出極具鄉土特色的美味。 一般消費者所熟悉的如虱目魚頭(取其頭部軟骨及巨大的眼瞼)、 虱目魚肚(有肥厚的脂肪層)、虱目魚粥(清甘、味鮮)、虱目魚肉臟(取其脆腸, 因草食性,食藻類的綠故)、虱目魚羹、虱目魚湯、虱目魚米粉、煎虱目魚…等。

(3) 領航員-烏魚

烏魚也稱鯔魚, 鯔魚生活於沿岸河口,也能生存於淡水之中,屬廣鹽性魚類,為重要經濟魚之一。中國人吃烏魚可以源溯至夏商時期,自安陽殷墟出土物的水產品中,包括大龜、鯨魚骨、鯔魚骨等。 台灣稱烏魚為「信魚」,千百年以來,不知由何時開始,烏魚每年冬天,都十分守信,洄游到台灣來。大約在冬至前後,由南游至台灣西部沿岸,在南端海域產卵以後北返,這些產完卵以後,洄游北上的烏魚體型瘦弱,稱之為「回頭烏」。 台灣光復,烏魚依然為沿岸漁民一年生活的依靠,冬至前後20天的短短漁期,不但決定漁家年關的好壞,也是一年漁村經濟的重要指標。巾著網由兩艘漁船共同作業,至漁場時,兩船靠近,將船尾網具連接,發現魚群以後,先觀察風向,潮流與魚群的狀態,兩船分別以最大的速度,反方向包圍魚群投網,船會合之後,收網取魚。
烏魚對沿近海漁民極重要,漁期短、價值高、漁場固定且從不失信,可以為豐收的漁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也稱作「烏金」。台灣於日據時期,每年1月至3月,沿岸採捕烏魚苗,放養於淡鹹水魚塭之中與其他魚類混養,取其攝取池底有機雜質的習性,既不需要另投飼料,又可以幫助池水穩定。台灣沿岸雖然出產烏魚苗,但數量不多,亦影響本省烏魚養殖。比較起來,非屬本省重要養殖魚種。台灣每年烏魚的漁獲量很不穩定,十多年來已經明顯有減少趨勢,研究人員發現,近年所捕獲的烏魚,年齡組成及體長組成,都明顯降低,漁獲量減少,烏魚子價格隨著上揚。引起養殖業者追求養成孕卵烏魚的興趣。 烏魚的人工繁殖,民國52年,由漁業局林茂春、侯英物,水試所黃丁郎、台大漁業生物試驗所童逸修及洪金抱等專家學者,組成「烏魚人工繁殖研究隊」進行烏魚人工繁殖之研究,經過四年,建立了人工繁殖技術。其後,廖一久博士在東港養蝦中心(水試所東港分所前身)繼續研究,民國65年達成從繁殖魚苗-養成-種魚培養-再繁殖的「完全養殖」。

  烏魚子的加工製作,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幾世紀以來一直以鹽醃藏為主,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目前台灣市面上烏魚子包括有海捕烏魚子、養殖烏魚子及由巴西、美國等地區進口的烏魚子,海捕烏魚子品質好、價錢高,產量不穩定,進口烏魚子,形狀細窄、色澤深暗,質感及口感較差,且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品質難以控制,售價也與海捕烏魚子有差距。養殖烏魚子,含脂量及成熟度者有待提升。研究人員與業者,已經朝向科技面改善而努力,未來養殖烏魚子,在台灣市場上的地位將愈來愈重要,成為台灣烏魚子市場的主角。

(4) 走入歷史-捕鯨
鯨魚屬哺乳動物,是現存活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現有最大的標本,為體長 36 公尺、150 噸之藍鯨。鯨魚體型巨大,油脂含量多,古早捕鯨以採鯨油為主。捕鯨業起於10世紀北歐地區,13世紀時已經十分興盛,17世紀前後百年間為最盛期,主要捕鯨國家為英國、荷蘭、法國等,以沿岸島嶼為根據地,等鯨魚洄游近岸時,駕船圍堵,使用鰾鎗鏢殺捕捉之。 日本為亞洲捕鯨大國,相傳日本人捕鯨魚是徐福所傳授。秦始皇派遣至海外探尋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死的仙丹,沒有結果,回報秦王,因受大魚所阻,不能取到仙藥。
日本捕鯨業已有400多年歷史,鯨肉曾經是日本人重要蛋白質來源,早期日本人在其沿岸,使用鏢刺及網取式捕鯨。
捕鯨,百餘年來一直是國際爭議討論的題目。英國在 1908 年即訂定有關鯨魚工業的法律,防止鯨魚被濫捕,後來國際上也紛紛採取保護措施。1946 年15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國際捕鯨取締公約,1971 年制定「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 同年國際捕鯨協會 (IWC) 提出終止商業捕鯨的宣示,雖然被允許捕鯨的數量逐漸在減少,而反對捕鯨的聲浪及動作卻愈來愈大。 1987 年底國際商業捕鯨已經全面終止,實際捕鯨行為依然假借調查鯨魚資源等其他名目存在,國際間爭議不休,糾紛仍然持續。 台灣常有鯨魚出沒,特別在冬季,鯨魚常隨暖流南下到台灣南部海域、巴士海峽。台灣早期稱鯨魚為海翁魚。對於捕鯨的方式、季節都有詳細的記述。依據水產試驗所楊鴻嘉先生民國65年報告,台灣有紀錄的鯨類, 包括鯨魚與海豚共有 7 科 18灣鯨魚的數量雖然不多,捕鯨事業的起步也晚,但是在日據時期,光復以後,斷續有商業性捕鯨的投入參與。
我國並不是國際捕鯨協會的會員 (IWC),本不受該組織的約束, 民國67年國際捕鯨協會 (IWC) 一再協議減少捕鯨數量, 增加捕鯨限制,經濟部於70年7月16日,公告禁止捕鯨,漁業局收回註銷已核發的捕鯨執照。台灣捕鯨事業,自此正式終結,走入歷史。

(5) 大海珍寶-珊瑚
珊瑚色澤優美,可以製成各種高貴的飾品,為世人所喜愛。外國亦然,稱之為「貴重珊瑚」,古羅馬人譽之為「紅色黃金」,不但代表權勢地位,也希望驅災招福。古今中外對珊瑚的眷愛,除了它高貴華麗,稀有難得價值不菲之外,流傳中許多神奇故事更增加珊瑚的神秘性與吸引人的媚力。我國古籍之中有關珊瑚的記載不少。古時對珊瑚不甚瞭解,而加以神化。
珊瑚係由多數珊瑚蟲 (polyp) 營共同生活, 而形成樹枝狀的群體。珊瑚產於溫、熱帶深海,其生存條件受到許多環境限制,例如水溫、水光線、水深、鹽度等之不同,而有很大的影響。珊瑚成長十分緩慢由內而外層層包圍生長, 加上棲息於 200-2,000 公尺水深的礁岩上,故採捕珊瑚並不一件很容易的事。 相傳世界上第一枝珊瑚是第三世紀時在地中海發現。 西元 1,100 年以前希臘人在北非突尼斯沿海發現珊瑚,希臘人、西班牙人、法國人均前往採取。台灣雖然珊瑚漁業的起步較晚,但是在民國20~30年代的日據時期及光復後民國50~60年代,均在產量上占全世界80%以上,獨領風騷。「買珊瑚到台灣」這句話曾經傳頌一時。可惜未能適時掌握契機,產銷系統與加工層級始終未能突破。在珊瑚資源已趨枯滅,國際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台灣珊瑚漁業已經沒落。
全世界珊瑚漁場有限,採撈十分困難。珊瑚雖然是再生生物資源,但是生長遲緩,一經採取短期內難以恢復。世界各國對珊瑚漁業都加以限制,必須得到許可方可採取。珊瑚是珍貴的天然資源,破壞之後短期內難以恢復。民國72年10月,經濟部規定除汰舊換新以外,不再核准珊瑚漁船漁業執照。 民國60年代末70年代初珊瑚產量急增,珊瑚加工業迅速發展,大小工廠近千家,珊瑚業人口逾萬人,主要分布於蘇澳,台北,高雄、澎湖等地。全台灣珊瑚銷售店有1,500餘家,台北縣市就有珊瑚加工廠150多間及上百家珊瑚藝品店,南京東路3段89巷更聚集了12家珊瑚業者,成為頗富盛名的「珊瑚巷」。
由於國際環保組織及美國對我國歷年執行野生動物保育工作不滿,美國貿易代表署參酌華盛頓公約組織 (CITES) 之建議, 對我國提出制裁。民國83年4月美國柯林頓總統宣布援用「培利修正案」,對台灣實施貿易制裁,禁止進口台灣的野生動物產品。該項制裁涵蓋的清單項目有5項,大部分為水產品如鱷魚產品、食用蛙腿、觀賞用活魚及熱帶魚等。其中第2類,禁止珊瑚、貝殼類及骨等製品輸美,對珊瑚業界的打擊最大。
珊瑚王國,買珊瑚到台灣來,這個曾經是業者自譽自傲的產業,檢討起來,除了生產量一度凌冠世界以外,不論就資源、環保、行銷、藝工等各方面,幾乎無所是處。珊瑚漁業的大起大落更顯現出國人盲從、一窩風、自私的短視心態。有限的寶貴資源,不知珍惜、善加利用,反而大量濫採,飲鳩止渴。

(6) 海洋養殖-牡蠣

牡蠣是最古老的養殖經濟海產品,牡蠣是世界性水產佳餚,營養價值高,歐洲人稱「海產牛乳」,日本也有人稱之為「帝王食品」,從古至今,不分國界,為多數人所嗜愛。牡蠣分布很廣,以溫帶為主,美國、日本、法國、墨西哥、韓國等為主要生產國家。 牡蠣也名蠔、蠣房、蚝,台灣俗稱蚵仔,早期大陸沿海地區、島嶼居民重要水產食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約 4,000 ~ 6,000 年以前),人類採食貝類還是主要的生活方式,沿海地區即大量採食牡蠣。
台灣牡蠣養殖究竟始於何時?日據時期台灣水產雜誌曾經提到,插竹式養蚵在彰化鹿港地區已經有很久的歷史,相傳300多年以前,由中國大陸傳至鹿港,稱鹿港為台灣插竹養蚵的發源地。台灣養蚵事業,雖然已經有200~300年歷史,但文獻記載缺乏,所能瞭解的不多。新竹、台中地區,使用約 3 尺之竹條(大竹剖開成數條),每間隔 1 尺 5 寸插竹條一枝,牡蠣苗附著在竹子上生長;嘉義地區,使用 2 尺長之竹枝, 將上端竹頭處剖開,把大型牡蠣殼夾置其上,或將蚵殼鑽孔固定在竹條(篊)前端,插篊竹於潮間帶,以牡蠣殼採苗養殖。另外,嘉義地方有少數業者直接把蚵殼散布在水中,採苗養殖但為數極少;台南地區除了插夾蚵殼竹篊養殖以外,台南、鳳山(高雄)也有堆石養蚵,每間隔 15 尺放置石堆一座,以堆石採苗養殖。除了南部的鳳山(高雄)、台南、北部的淡水有以石塊養蚵外,插篊竹養殖還是本省最主要的養蚵方式。
日據時期台灣牡蠣養殖不斷持續發展,漁民努力開拓,成為僅次於虱目魚的第二大養殖產業。因為地形氣候的緣故,台灣東海岸陡峭不適合牡蠣養殖,養蚵都集中在西部沙岸,又由於環境之不同,台灣各地養蚵情形也隨著時間的改變起了很大的變化。

(7) 吳郭魚的傳奇
吳郭魚,源出於非洲的熱帶平凡魚種,台灣卻化腐朽為神奇,從吳郭魚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台灣產業突破瓶頸,迎接挑戰的意志與決心,養殖業的生命力表現無遺。 台灣吳郭魚的由來,民國35年日本戰敗後的第2年,許多被徵調至南洋服役的台灣兵士,集中在新加坡的兵營中等待遣返,4月19日,兩位年青人悄悄地潛越日本養殖場的三層鐵絲網,脫下內衣充當漁網,撈取了孵化約五天的「帝士魚」苗數百尾,放入帶來的鳳梨空罐之中,連跑帶衝地回到營內,仔細一算還賸下約100尾…。這兩位膽大又有遠見的年青人就是吳振輝先生與郭啟彰先生。郭啟彰在入睡前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寶貴魚苗裝入水桶,放在營門角落,以便次日攜返台灣,不料卻被晚歸的台灣同鄉,宜蘭人李讚生誤以為是髒水倒入水溝,經人告知才驚覺,在同伴的協助之下,好不容易才從水溝中捉到活魚苗20尾。第2天上船時再計算只有16尾。從新加坡至基隆10天航程中,郭啟彰以自己配給的生活用水,為魚苗換水,細心照顧,輾轉回到旗津老家時,只活存13尾。這13尾魚苗5雄、8雌就是台灣吳郭魚的鼻祖。郭啟彰先生在旗津老家住屋旁挖了一個小魚池,將這13尾魚苗放養其中,三個月以後繁殖了 1,526尾。民國35年9月,在高雄市愛河東岸租魚池一甲二分,僱工養殖。不幸,民國36年夏天的一場豪雨,池中數10萬尾魚苗幾乎全部流失,從此台灣南部逐漸都有了這種魚的蹤跡。
「民國37年高雄縣長毛振寰,為了感念郭啟彰先生在高雄縣境內大貝湖(今之澄清湖)放養這種魚苗頗具績效,乃按兩人姓氏,依吳振輝先生年長敘姓在前,將這種南洋鯽仔稱之為「吳郭魚」。
吳郭魚初引進台灣的時候,並沒有立刻受到業者甚至農政單位的接納,很多人懷疑「這種魚沒有經濟價值」。經過水產試驗單位的觀察試驗,民國40年台灣省農林廳開始推廣吳郭魚稻田養殖,當時推廣稻田養殖吳郭魚,除了收成吳郭魚以外,主要還可以減輕水稻的病蟲害、節省水田的肥料、減少除草的次數等誘因。 吳郭魚為雜食性,不論水中的小魚、小蝦、貝、蚊蟲幼蟲、浮游生物、植物幼芽、水草、苔… 或是米糠、豆餅、麩皮、藷粉… 等飼料,無所不食。水田或魚池經過施肥以後,水中各種生物生長快速,吳郭魚飼料豐富自然迅速成長。 吳郭魚的經濟體型約為300公克,市場需求則為500~600公克,外銷則需達 1公斤以上。吳郭魚成長速度差異大,故需經過分養,並將上市體型魚,迅速撈捕出售,可降低魚池中養殖密度,促進中型魚之生長。
吳郭魚,源出於非洲的熱帶魚種,地球上暖水的溪河沼澤之中隨處可見,許多國家避之猶恐不及,唯恐大量繁生破壞原有之生態。台灣卻將平凡的吳郭魚化腐朽為神奇,以求新、求變勇往直前的精神,衝破重重挑戰,轉凡物為精品。民國40~50年代台灣在艱苦中發展經濟,吳郭魚提供一般民眾最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如今更開疆闢土打開外銷之路,搶灘登陸美、日等先進國家。

【一起來瞭解漁業的問題】

在民國66年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實施 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原本傳統的公海漁場,大多劃入臨海國家之管轄區內,公海漁場減少近三分之一,使得漁業先進國家在喪失傳統之公海作業漁場後,只得謀求本國沿近海域之漁業發展。為了應付這種漁業發展不利的情況,台灣正加強沿近海漁業資源之開發,改變漁業經營之方式,來適應外在環境的衝擊。

沿岸地區係受河流沖積影響最大地區,也是仔稚魚及貝介苗良好的棲息場所。因其離岸近、作業方便,易受到人為捕撈而影響其資源安定性。再加上近年來,台灣工商業的高度發展,人口集中都市,未經處理之工業及家庭廢水長期污染海域,而破壞其生態環境,致使海域原有體系瓦解。為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豐沛與永續,維護台灣沿近海漁業發展,加強漁業資源保育是目前刻不容緩的工作。 台灣近海漁場漁業資源的衰竭,是長期過渡的捕撈、以及使用不當的捕魚方式,如流刺網的使用、炸魚、毒魚等錯誤的捕魚手段所致。此外,漁業誤捕的問題,亦即捕撈時,上網了許多非漁穫對象的魚種或小型未成熟的魚類常被做為下雜魚處理或直接拋棄,此類的行為至少浪費了近1/4~1/3的漁業資源。
在台灣的西部沿海地區,由於大量的抽取地下水以供養殖之用,造成了西部海岸許多地方發生地層下陷的現象,而地層下陷的地區,在雨季或颱風來臨時,往往會發生海水倒灌的現象,不僅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產生威脅,更容易造成土地的鹽化。

【往未來踏出下一步】

不管從食物的供應、休閒活動場所的提供,或社會經濟的維持等方面來看,「漁業」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未來的漁業發展與規劃,不僅要顧及生產與消費兩方面,同時更應該注重對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因此未來漁業發展,將由國際、鄉土、海洋、漁業等多方面來考量,來提昇漁業的水準,期望台灣漁業在新世紀各項目標均能一一實現。

沿近海漁業

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合理與永續利用,並且規劃漁港及漁業資源多元化的經營,以提供國人從事海上休閒漁業活動、享受生鮮水產品的地方,同時為漁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以提高漁村生活環境品質,展現漁村新風貌。

遠洋漁業

配合對外漁業合作,維持符合國際公約規範的現代化船隊,積極配合世界各重要漁場,生產魚貨以外銷為主,並兼顧國內大眾的消費需求;並善盡國際漁業責任,同時與沿海國家共同合作,在國際漁業舞台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養殖漁業

重視環境生態保育,提供消費者高品質、有品牌的水產品,並規劃觀光休閒與體驗漁業的親子教育遊憩場所。此外,建立完整的組織體系、資訊網及行銷網,使養殖漁業邁入國際化、企業化之經營時代。 漁產運銷: 配合水產業發展,建立優質漁產品牌,凸顯我們的漁產品新鮮、衛生、安全、營養、多樣化之特色,成為「方便處理,易於調理」的產品。拓展漁產品透過網路行銷,讓世界各地都可以知道台灣的水產品。

施政願景

維持現代化遠洋漁船船隊、促進沿近海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發展養殖漁業為具有競爭力之企業化產業,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政策目標下,實現「永續漁業、富麗漁村、活力漁民」邁向「海洋台灣」的願景。
一、 老師與學生可以從關心學校附近的海岸環境做起,老師可以時常帶著學生至海岸地區進行戶外教學,瞭解海岸環境的現況,並做引導學生做簡單的觀察紀錄。由學生長期對學校附近的海岸進行觀察,讓學生培養對海岸環境的關心與愛心。   

二、 可以由學生來參與鄉土教材的編寫,學校老師帶領學生實地到海岸地區進行環境調查,並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鄉土教材資料收集與撰寫,培養學生對鄉土環境的情感。   

三、 學校可以成立「小小海岸巡護隊」,讓學生親自參與海岸環境的巡視、保護與維護的工作,建立老師與學生海洋保護的觀念。   

四、 學校可以透過完整的海洋相關課程,培訓學生成為小小解說員,不但能讓學生瞭解海洋環境,更可以讓學生培養如何向一般大眾傳達海洋生態與保護的訊息。   

五、 在學校中,落實資源回收的動作,並減少清潔劑的使用,因為這些清潔劑會隨著河流流入海洋,導致海洋優養化。
【海岸開發】

  台灣位處太平洋西緣,本島面積35,700餘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100多公里,若加上幾個主要離島,則海岸線總長將近有1,500公里;以行政區域來看,只有南投位於山上,沒有海岸線的區域。平均來看,台灣本島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分到約31~32公尺的海岸線,實在不是很多,這也更顯得海岸在台灣的珍貴。 且台灣的海岸與土地面積在比例上來看雖少,但因地形受板塊擠壓以及圍繞在四周的海流影響,不同地區的海岸線極富特色且呈現不同風貌,每一塊海岸對台灣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資產。 早期先民渡海來台,在西部海岸停了船、靠了岸,就先在海岸附近停駐下來,而西部海岸的濕地內的各種生物也成為先民食物、經濟的來源。當其他產業如農業穩定發展後,海岸濕地對民生的重要性降低,加上海浪與潮水有一定的危險性,人對海岸的利用就漸漸減少,再加上海岸濕地不適合耕種,濕地就變成了人們所謂的「荒地」。 後來台灣為了追求經濟成長,但礙於地狹人稠,就容易缺乏節制地大量利用自然資源,而海岸濕地自然也成為最首要的目標之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填海造陸創造海埔新生地、開發新興工業區。而許多漁港、商港,因設計不當改變了潮流的規律,產生了突堤效應,使附近海岸的侵蝕作用更加劇烈,不但危害港口的安全性,也讓附近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遭受巨大改變。 另外,政府在海岸建設的各種的公共設施,如興建垃圾掩埋場、污水處理場、核能發電廠等,不但改變了海岸的環境,也直接或間接地污染了海域,並造成海洋、海岸生態的破壞。而遍布台灣四周海岸的養殖漁業,除了破壞天然海岸地形,有些地區甚至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嚴重下陷。 由於海岸濕地從前被認為是「荒地」、「沒用處的地」,所以從政府到民間都前仆後繼似地往海岸開發以追求經濟發展,致使自然美麗的海岸一天一天地消失。直到最近人們才驚覺海岸濕地的美麗與功用,不是用再多從工廠、港口所賺來的金錢所能彌補的。

(1) 西部濱海重工業區

  台灣地狹人稠,土地也是寸土寸金,但為了發展工業,常常就是要與海爭地。台灣的西海岸幾乎每一個縣市都有已經規畫或是興建中的填海工業區,而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將會嚴重破壞海岸的生態環境,這些填海所造出來的工業區也幾乎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讓台灣的西部海岸成為一條黑色的海岸線。 台灣西部海岸在河川夾帶大量泥砂的沖積下,由桃園至高雄形成了大面積的海埔地,這些海埔地有大量的生物如彈塗魚、螃蟹、螺類、蚵、貝類等,而這些生物也是其他如鳥類等生物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是人類經濟重要的一環。一旦工業區設置在這些海岸地區,棲息在上面的生物都將消失。台灣的海流是從南到北相互的影響,這些建立在海岸的工業區所帶來的污染,也將隨海流散佈在台灣的西海,使海岸變成不再蔚藍的黑海岸。 近年來很爭議的海岸工業開發案是台南的濱南工業區,這個工業區規劃在台南縣七股的海岸地區,工業區預計引進煉鋼及石化廠,對環境的衝擊很大,而它的影響範圍包含了黑面琵鷺保護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以及台灣鹽博物館。如果工業區開發完成,不但會破壞當地的環境、帶來高度的污染、還會影響當地可能發展的觀光產業。這樣的「狹義經濟發展」與「環保、生態」之間的戰爭,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海岸。 荷蘭人最引以為傲的是他們的填海造地,但他們也察覺到過渡地填海造地會帶來危機,並開始把土地還給大自然。我們對於海岸無限度地過分開發,總有一天也是要還給海岸的;只是不知道等到還的那一天,是我們自發地退出去、還是看著大自然跟我們討回去。

(2) 核能發電廠

  台灣目前共有四座核電廠,核一、核二廠在台北線的石門與萬里鄉,核三廠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核四廠位於台北縣的貢寮鄉,目前仍在興建中,預計於民國95年及96年分別完成第一、二號機組之興建工程。由於核能發電會產生大量多餘的熱,為了冷卻發電機具,故台灣的核能發電廠都建設在海邊,以方便汲取海水作為冷卻之用。 台灣自身能源的蘊藏量本來就不夠,幾乎都是仰賴從國外進口。核能發電是很有效的能源產生方式,但是仍有許多污染的問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核廢料與廢熱、污染物排放之外,其實核能發電廠的建設本身對於海岸環境就是一種巨大的破壞。核能發電是不是台灣的最優先選擇還值得討論與思考,但我們不能忽略能源產生所帶來的其他負面效應。下面舉兩個最有名的核能發電廠污染事件:秘雕魚與珊瑚白化。

秘雕魚(核二廠)

「秘雕魚」並不是正式的魚類名稱,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民國82年7月於核二廠排水口旁捕到體長約 1~2 公分的花身雞魚和豆仔魚的畸形幼魚;由於魚畸形的形狀是脊椎成S型彎曲,外表看起來是背部隆起,很像布袋戲裡的駝背怪客「秘雕」,故被人稱作為「秘雕魚」。秘雕魚的發現經媒體報導後,即開始受到國人對於核能發電廠污染的關切與重視。 有關秘雕魚形成的原因有許多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由於核能發電場所排出的高溫冷卻水導致,但也有專家學者在實驗室內用高溫飼養花身雞魚,卻無法養出脊椎彎曲的魚。由於魚類有生物累積、放大功能,會把環境的毒物累積體內,故秘雕魚的成因也有往毒性污染物的方向去思考。雖然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科學上的定論,但是秘雕魚的成因是來自核能發電廠的共識卻是一致的。

珊瑚白化(核三廠)

我們所看到海底的珊瑚擁有多采多姿的顏色,但這些顏色並不是珊瑚蟲本生的顏色,而是共生在珊瑚體內各種藻類的顏色。這些藻類在生態環境健康的狀況下,能在珊瑚體內行光合作用,提供珊瑚營養來源,促進珊瑚的生長與新陳代謝。但由於核能發電廠將較高溫的冷卻排放至海中,造成珊瑚生長環境的變化甚至污染時,珊瑚就會排出體內的共生藻,或藻類的色素被高溫或污染破壞,讓珊瑚豐富的色彩消失;當珊瑚體內的共生藻類失去功用、離開、甚至死亡後,珊瑚也會跟著死亡。 珊瑚的生長需要漫長的時間,每年大約僅增長1公分左右,我們如果看到短短5、60公分高的珊瑚,那他就已經生長了大約半個世紀,但是環境污染所造成珊瑚死亡的現象,卻是速度快、範圍大,如果要讓珊瑚恢復原來的面貌,除了要先花時間把污染源移走以外,還要在等上5、60年的時間,我們才能讓珊瑚生長到與原來差不多的狀態。所以珊瑚生長的環境一旦被破壞,是要花更多的精力才能復原的。

(3) 垃圾掩埋與堆積

掩埋場 由於台灣土地取得不易、加上居民容易對大型公共設施產生反感,所以台灣有許多垃圾掩埋場設置在地廣人稀的沿海濕地上。雖然人類所居住地區的垃圾被運走了,但是垃圾卻留在了海岸邊。垃圾掩埋場這樣一個大型的人工建物,本身就會改變海岸的生態環境,如果掩埋場本身不牢固、加上海岸邊海浪與潮水長期的沖擊,容易導致垃圾掩埋場的封閉性不佳,讓垃圾與污水滲出;而海邊常常也被缺乏環境保護觀念的民眾傾倒垃圾,讓垃圾隨著浪潮四處飄散,甚至還會見到大型家具(如:沙發、電冰箱)躺在海岸灘地上,除了造成海岸的污染,對灘地上的生物也是一大威脅。  傾倒污染排放水 工廠污廢水、家庭廢水常常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川當中,接著就流到河口,排放至大海。這些沿著河流而來的污染物,更是容易堆積在地勢平緩、流速減慢的出海口地區。雖然河口濕地具有淨化污水的功能,但大量污染源的排放讓河口濕地不堪負荷,不但淨化的功能無法彰顯,生態環境也遭受破壞。 現在政府所推動的污水下水道,就是要讓家庭廢水能夠經過特定管線中處理,不會直接排放到河川、海洋之中,對我們的環境是一大福音。只可惜目前台灣地區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實在不高,目前只有台北市在去年(民國94年)底的接管率達到79%,而預計在今年(民國95年)底的接管率將提升到82%,讓台北市大部分家庭所產生的污水,都不再污染我們的河川、海岸、海洋。大家應該多多支持政府施作對我們環境有益的政策,讓我們的環境能夠呈現更美麗的面貌。

(4) 堤岸工程

堤岸與消波塊 由於台灣地狹人稠,海岸的空曠地區往往容易成為開發使用的地居。但是海岸有浪潮的侵襲,遇到颱風來襲時情況會更加嚴重,於是就有了堤岸與消波塊的設置,讓海岸能夠更長久地維持現狀,讓人類能夠更安全的在海岸地區活動。 在以前還沒有消波塊的時候,堤岸是台灣沿海地區阻擋海浪與潮水的主要設施,但是在浪潮不斷的侵襲下,堤岸的結構會變得脆弱而最後導致崩壞。之後有了消波塊的設計來減緩堤岸的毀壞速度。消波塊設計的目的在於減少波壓力及波浪反射,並且本身的結構要不易受波浪作用而改變位置,所以當波浪侵襲時,遭遇此保護層級而散亂,達到減少波浪所帶來的能量損壞海岸,以及危害到海岸的住戶,保護行經海岸的旅客。但如果未經審慎地思考就盲目地在海岸投放大量消波塊,很可能無法有效地抵抗海浪的侵襲。且水泥化堤岸與消波塊的設置本身就是對海岸的環境帶來巨大的改變,在某些地方,許多底棲生物因消波塊密集地投放而失去生存空間,進而影響如鳥類等生物的食物來源,讓整個生態環境都改變。

所謂突堤效應,是由於海堤等建物突出於海岸並延伸出去,阻擋原先海流漂沙之路徑,造成漂沙於上游側堆積、下游側的漂沙量減少短缺,出現海岸受蝕的情況。也就是說,突堤效應將會造成堤岸之前淤沙大量堆積、堤岸之後地基被侵蝕的狀況,讓堤岸提前毀壞。

漁港建設

台灣四面環海,漁業自然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會遭遇颱風,周遭又有強勁的洋流通過,為了讓討海的漁民及漁船有安全的避風港,於是可見台灣四處有大大小小的漁港。但是漁港建設往往改變了海岸的地形,堤岸、消波塊的建設與堆放自然少不了,隨之而來的突堤效應也是常常可見,漁港可以說是台灣堤岸工程的小縮影。漁業是古老且辛苦的行業,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用在漁業上的機具也跟著效率提高,港口的防護功能也越來越完善; 如果漁港在建設時除了考量安全性之外,還能多關懷周遭的環境與生物,將能為漁港帶來更豐富的面貌。

海岸防風林

  在海岸邊常常會看到大面積或是成帶狀分佈的林區,這些就是所謂的海岸防風林。海岸防風林顧名思義就是防止海風侵犯的樹林。台灣地區由於海風吹拂強勁,且往往帶有鹽分與沙石,會對我們的建築設施、機械工具等造成崩壞鏽蝕等現象,故在海岸種植樹林以減低海風的速度、過濾鹽份,並防止海岸沙石飛揚,讓陸域能夠受到保護,減少道路、房舍與其他海岸設施的損害。

  選擇所種植的海岸防風林特性是要能抗風、耐旱、抗鹽,很多種海濱植物都有上述的特性。依照自然生態的演替,從海邊往陸地的方向所生長的植物種類中,最早出現的應該是較能緊抓住鬆散沙地的藤蔓類(如:馬鞍藤、濱刀豆),再來是比較矮小、較不怕強風的灌木類(如:車桑子,鵝掌藤)、最後最靠近陸地的是高大、能擋住最多風的喬木類(如:木麻黃)。如此依序從藤蔓、灌木、到喬木,不同類的職務有不同的功能,讓路域地區能夠接收完整的海岸防風林保護。

  但我們在台灣地區最常看到被種植為海岸防風林的樹種,就是只有木麻黃之類的喬木植物,其他如灌木、藤蔓類的植物卻少有種植。這樣的現象會讓木麻黃之類的喬木植物缺少藤蔓、灌木類植物的緩衝,而直接承受海風帶來的侵襲。所以我們會在某些海岸地區看到種植有大片的木麻黃防風林,但是那些植物缺乏其他植物提供的緩衝,海風、海鹽、飛沙就直接衝擊到大片的林區,讓防風林生長的狀況不好,「防風」的功能自然也大打折扣。

  但我們在台灣地區最常看到被種植為海岸防風林的樹種,就是只有木麻黃之類的喬木植物,其他如灌木、藤蔓類的植物卻少有種植。這樣的現象會讓木麻黃之類的喬木植物缺少藤蔓、灌木類植物的緩衝,而直接承受海風帶來的侵襲。所以我們會在某些海岸地區看到種植有大片的木麻黃防風林,但是那些植物缺乏其他植物提供的緩衝,海風、海鹽、飛沙就直接衝擊到大片的林區,讓防風林生長的狀況不好,「防風」的功能自然也大打折扣。

【其他人類活動對海岸的影響】

油輪漏油

往返於世界各國的油輪,若是不幸發生意外,對生態環境最嚴重的影響就是油污污染。由於海洋近岸地區水淺,大型船隻若有不慎很容易與海床發生碰撞,且導致船內運載的原油外洩。油污污染對於海岸來說等於是宣告了死刑,厚厚的油污覆蓋在海岸上,少有生物還能存活。所以油輪的意外事故若是發生在近岸地區,每個人最擔心的都是原油會不會漏出?會不會污染到海岸?

盜採砂石

海岸的漂沙亦有部分是從河川所沖刷下來堆積的,如果海岸的漂沙已經因為突堤效應減少、或是該河口的漂沙來源是以河川上游為主,在不肖商人盜採河川砂石的情況下,河口的侵蝕速度會更加快速。若是有在海岸投放消波塊或人工漁礁,往往會因漂沙的流失而下陷並遭到埋沒,不但沒有達到投放的功效,對景觀與生態也帶來傷害。

地層下陷

台灣沿海地區有些工業與漁業養殖戶為了用水方便,而抽取當地地下水使用。由於地下水抽取速度過快,水源無法補充,於是造成地層下陷的現象。在台灣西部中部地區的地層下陷情況最為嚴重,有些沿海陸地地區的海平面甚至已經低於海平面,不但容易引發海水倒灌,土地也易鹽化導致無法耕作,且地層下陷後,原來涵養地下水的空間被壓縮,使地下水無法繼續補充,讓地層下陷的現象難以復原。

放生動物

近年來藉由宗教與教育的渲染,讓社會大眾對於生命的珍貴有更多的體認,在一些宗教團體或一般民眾的推動下,常常會有放生的活動。這些宗教團體或一般民眾不時地會購買原來被捕捉為食用或觀賞用的小動物,帶到野外去野放,讓動物重回自然去生活。從珍惜生命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作法是好的、是對生物有益的,不過那只是表面的現象。若是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大量野放的淡水水生生物(如:河川裡面的吳郭魚、琵琶鼠魚以及其他許多外來魚種,湖泊、池塘內的巴西烏龜、金魚、錦鯉,甚至是螯蝦、福壽螺!),已直接造成原生魚類及其他生物數量的大量減少,甚至瀕臨絕滅。這是因為那些被放生的生物被放到了缺少牠們天敵的環境當中,讓牠們能夠迅速地適應環境,並佔領原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破還原有的生態系統。另外還有一些被放生的生物被放到不適合的生存環境,難以存活下去。由於放生很容易破壞原有生態系統,以及讓被放生生物不適應環境的現象,所以也有「放生」等於「放死」的說法;雖然這不是定律,但這在台灣是個普遍的現象。 我們不得而知是否是有不肖商人利用大家的同情心,特意去抓補動物販賣來讓大家放生,讓動物遭受更多的痛苦,但是放生的生物有一大部分是由有經濟行為的購買而來,這一點是無用置疑。我們也要小心大家的善心是否有被不當利用。放生動物的本意是好的,但若沒有從生態的角度來分析判斷被放生的生物與環境之間適不適合,不僅會破壞我們的環境、也會讓被放生的動物生活在不適合的環境中,對環境與動物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在海洋中有另一種型態的放生,就是種苗的流放。我們的漁政單位或其他相關團體,為了補充海洋中的漁業資源,於是取養殖中的小魚苗大量地流放到海中,期待將來這些魚苗能夠長成大魚,再讓漁民能夠捕撈。由於種苗流放的對象很單純、又是又小的個體,流放的地方是大海,流放的數量雖然較一般放生多,但比較沒有上述明顯破壞生態地現象。不過目前台灣地區對於種苗流放並沒有很積極的監控及效率的評估;種苗的流放是否對於漁業資源的補充有明顯的效果?種苗的流放是否會對海洋生態早成影響?這些目前都沒有非常嚴謹的科學研究結果。只是在經濟與生態之間,確實是需要我們去好好思考拿捏。

風力發電

近年來石油原油價格節節上升,讓大家體認到能源的重要性,於是積極在尋找可再生利用、無污染的能源來源。這些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其中台灣沿海地區風力強大,於是有越來越多的風力發電機組建設在海岸邊。風力發電為我們的能源找到另一條出路,但是發電機組(大風扇)在運轉時速度很快,又會產生巨大的噪音,而且風力發電機具的設置都是一排一排的,常常會對空間造成切割的現象;這些對於生活在沿海地區的鳥類來說是相當不友善的,上述的現象都會對鳥類造成生存的壓力。我們需要乾淨的能源,但又不能忽視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力,這又是在人類利益與生態之間的另一個衝突點。
由於經濟的快速發達、人口的遽增,使得台灣海岸地區正遭受著種種的環境問題。而一般而言,目前台灣海岸地區的環境問題可以分為污染、地層下陷、土壤鹽化、海岸侵蝕加劇、以及各類型土地開發,終使海岸地區的天然資源衰退、整體的生態結構崩解。以下則分別針對台灣海岸地區普遍性問題作一概述說明之。

【污染】   
  海岸地區的污染,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河川污染:台灣海岸地區的污染主要都是源自於河川污染的排放,主要的污染源有市鎮污水、工業污水、以及畜牧廢水。由於目前台灣地區污水下水道的普及率實在低的可憐,因此絕大多數的污水都會流入河川當中,然而河川最終會經河口流入大海,因此各種類型的污染都會隨著河川流至河口,進而影響海岸地區的自然環境。
(2) 油污污染:在油污污染方面,大部分都是在船舶運輸、提煉原油的過程,因為人為的疏忽或機械的損壞所致。然而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油污污染時,如果無法即時的有效的處理,將會造成十分嚴重的生態浩劫,如同2001年發生於墾丁海域的阿瑪斯號漏油事件。
(3) 廢棄物污染:海岸地區由於通常人類的聚集活動較為稀少,因此通常都會是為垃圾傾倒的場所之一,此外再加上各縣市環保單位稽查不力,常常一些廢棄物質都會以海岸地區作為非法傾倒垃圾的最終場所。

【地層下陷、土壤鹽化】   
  在台灣的西部沿海地區,由於大量的抽取地下水以供養殖之用,造成了西部海岸許多地方發生地層下陷的現象,而地層下陷的地區,在雨季或颱風來臨時,往往會發生海水倒灌的現象,不僅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產生威脅,更容易造成土地的鹽化。

【海岸侵蝕加速】   
  與海岸平行的沿岸流具有相當大的帶沙能力,因此沿岸漂沙活動可能會在某些地方因地形之故而產生堆積現象,甚至會因此而形成海埔新生地;不過在某些海岸則可能造成侵蝕。然而,今日的台灣海岸,由於諸多港口的設置不當,造成海象的改變進而形成了所謂的「凸堤效應」,使得諸多原本自然的海岸逐漸地受到海流的侵蝕而消失。除此之外,由於台灣的許多河川上游都有興建水庫等蓄水設施,這些蓄水相關設施會阻礙河川輸送往河口的沙源,造成河口海岸等地區沙源補充的不足,在諸多的因素影響之下,勢必對台灣的海岸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土地開發】   
  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在土地資源珍貴的今日,許多的開發行為往往會選擇在地價較為便宜的海岸地區,因此各種的開發行為,諸如大型的工業區開發、港口、電廠、垃圾場、以及道路的開拓,在在都會有大規模的開挖等對環境造成極為重大的開發活動,此外在整個後續影響上,更會對整體的生態結構造成破壞。

【天然資源衰減,生態環境惡化】   
  海岸環境的變遷,會直接導致海岸生態體系的變動。今日台灣的海岸地區由於高度且多元化的土地開發利用,造成海岸生態結構遭受破壞,在持續的惡化之下,勢必會造成原本自然的天然資源衰減、棲地環境的破壞、海岸生態機能的衰退。   
目前台灣地區普遍的諸多海岸問題,對於海岸地區的生態系統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使得海岸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面臨了逐漸消失的境地。一般而言,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為棲息地的破壞、資源的過渡利用、污染與毒害、工業化、外來種的引進、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而當前台灣海岸問題所造成生物多樣性的衰退,基本上可以分為下列幾點探討:

【海岸棲地的破壞】   

  台灣的海岸地區擁有多種不同型態的棲地類型,擁有高度生物多樣性的棲地如紅樹林、濕地、河口、以及珊瑚礁等生態系分佈於台灣的海岸四周。然而對海岸環境結構擁有高度關鍵性的生態系卻正遭受到嚴重的破壞。這些棲地的破壞,可以從幾個角度看出一些端倪。
 
1. 濕地的消失:台灣西部海岸從北到南都有濕地分佈,濕地具有調節水量、提供水源、營養循環、生產天然產物、野生物動物棲所、遊憩、以及文化等功能,濕地生態系是相當重要的生態系之一。然而海岸濕地、潮間帶、河口地區,原本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生長孵育、避難的場所,但由於各種的人為開發活動,這些關鍵的重要生態環境往往變更作為他用。此外,由於原本台灣西海岸的濕地環境,北從關渡、挖子尾往南至新豐、新竹香山、台中大肚溪口、到嘉義鰲鼓、好美寮、台南曾文溪口,南至高雄永安,是由一連串濕地區域對於物種的遷移具有重要的生態地位。此外,濕地、紅樹林、河口等環境是為海陸交界的過渡區域,在生態上擁有重要的功能,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對濕地的錯誤使用,不僅破壞了濕地本身造成棲地的破壞、改變,更進一步造成原本大的棲地變成小區塊的零碎化情形,終究使得海岸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產生衰竭的現象。  

2. 珊瑚礁的白化:珊瑚礁生態系稱為海中的熱帶雨林,從中便可瞭解其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程度。珊瑚礁區會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產品,如各種魚類、貝類、甲殼及海藻類…等,是漁業資源主要的來源,此外亦是一些重要醫學、藥物的原料來源地,其提供了人類許多的服務與資源。珊瑚礁生態系主要是由珊瑚的骨骼交織而成的三度空間,因此造就許多複雜的微環境,而形成多樣性的生態區位因此便容易演化出新的物種,加上個個物種間的捕食、競爭…等等,使得珊瑚礁為一物種、基因多樣性的生態系。此外珊瑚礁生態系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由於珊瑚礁生態系是一複雜的食物網絡,因此其中若有一物種數量的遽減,並不會因此對珊瑚礁生態系產生過大的影響,而將會馬上有另一物種取而代之,縱使該物種無法完全取代原本物種的功能,不過也不會使整個生態系有過大的波動,而使得整個珊瑚礁生態系具有相當的恢復力。然而,由於許多不當的人類活動,造成了珊瑚的加速白化、礁體結構的破壞,如果持續白化將會造成珊瑚蟲的死亡。珊瑚礁是整個礁區生態系最重要的基礎,一旦珊瑚大量的死亡,同樣地其高度的生物多樣性,也為隨之消逝,此外珊瑚一旦死亡,極可能會被藻類快速附著,使得原本多樣繽紛的珊瑚礁生態系變成單調的藻類生態,致使整個珊瑚礁生態體系的崩離。

【海岸資源的不當利用】   
  海岸地區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源供人類所使用,包含生態資源、漁業資源、海岸遊憩、海岸資源型空間資源、以及非海岸資源型空間資源等。然而人類經常無法合理適當的使用這些資源,不僅經常超過其環境的承載量,更常常是利用錯誤的方式去使用資源,進而產生無效率、甚至是破壞性的利用模式。以下以兩個案例探討之。

1. 漁業的耗竭:台灣近海漁場漁業資源的衰竭,是長期過渡的捕撈、以及使用不當的捕魚方式,如流刺網的使用、炸魚、毒魚等錯誤的捕魚手段所致。此外,漁業誤捕的問題,亦即捕撈時,上網了許多非漁穫對象的魚種或小型未成熟的魚類常被做為下雜魚處理或直接拋棄,此類的行為至少浪費了近1/4~1/3的漁業資源。因此這種種現象所造成的後果是魚體小型化,包含捕撈尚未達成熟體長的小魚,或是魚類本身為了求種族的延續,而很快的演化出早熟早產的體型較小的族群;而大型的魚類則愈來愈少,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降低。

2. 工業區使用:台灣西部海岸地區從北到南有許多地方已被開發或規劃成工業區,然而工業區的開發是為大面積的土地利用,破壞地表植被,且為環境污染集中的區域,會對海岸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如果工業區的利用率不高,政府仍持續增加園區數量,則將增加對環境的衝擊,並同時將污染源擴散;不僅是利用上的不經濟,同時增加環境衝擊程度。目前台灣西部沿海雖座落許多工業區,不過其實際利用率卻無明顯上升,不僅造成海岸空間資源不當的浪費,更加劇對海岸環境結構的嚴重破壞。
人類將垃圾傾倒在海岸,垃圾會隨著雨水流到海底,不但造成海洋環境的破壞,也減少許多底棲動物棲息的空間目前海岸地區的污染不外乎是來自市鎮廢水、各種類的農業、畜牧廢水,其中一些富含有機質的廢污水會造成沿岸海水的優養化,不僅不利於沿海珊瑚礁的生長,更可能引發「赤潮」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而工業污水中的重金屬、及其他有毒化合物質等都亦隨河水輸送至海岸地區,又台灣的西部海岸地區,因潮汐運動與漲退潮方向相反,故污染物不易擴散稀釋,往往造成魚類大量的死亡。
此外,油污染對近海生物的傷害亦是不容忽視,其容易使魚類呼吸受阻而死亡,更值得注意的是污染對於生物長期所產生的效應。由於長期的累積在體內的污染,容易形成放大作用,不僅會破壞整個生態環境,造成慢性死亡以及難以恢復的傷害。     
垃圾對海岸地區生物所產生的傷害,例如被大型掠食性生物食後造成死亡、或是阻礙底棲生物的生存等,皆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台灣許多的民間信仰和早期漢人移民至台灣有關,除了遭遇海上的凶險外,從故鄉到外地開墾的漢人們,也會受到當地住民的排斥,因此,求神佛保佑成為家家戶戶的生活習慣。 媽祖是台灣沿岸地區最主要及代表性的信仰中心,尤其每年一到農曆3月份,就會有許多媽祖有關的祭典,北港和大甲媽祖遶境以及澎湖的海上遶境等活動,都是深受民間重視的盛事。媽祖是北宋初年出生在福建莆田湄州嶼漁村的女子,出生後,從不哭啼,因此被人稱做-林默娘。由於默娘住在海邊,水性極好,經常救助海上遇難的船商和漁民,又通醫理,深受鄉人愛戴,她在28歲時登天成仙,莆田百姓建廟奉祀,此後民間經常傳說媽祖顯靈救助海上遇難船隻平安脫險的故事,因此常常香火鼎盛,而且由於媽祖屢傳神蹟,在清朝康熙年間,施琅假借澎湖媽祖顯靈之說,平定當時以台灣為據點的鄭成功,因而得到康熙皇帝冊封為媽祖為「天后」。

  另外,每三年一度的「王船祭」,也是許台灣沿海居民的重要祭典,是一個祈福消災的活動。王爺又稱做千歲或千歲爺,是一位專管瘟疫的「瘟神」。在早期的年代,沿海人們遇到瘟疫時,都認為是「瘟神」在作崇,所以必須要建壇祭祀,並製造裝有各種祭品的王船來祭祀祂,將王船任其隨波逐流,或於岸邊焚化,稱為「燒王船」,以驅逐瘟疫,在屏東東港的王船祭是具有獨特色彩的祭典。
【運輸】

  利用海洋來運輸物品,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是一種低成本的運輸方式,它有裝載量大的優點,現今世界上有四分之三貨物流通是經海運來運輸的。台灣早在明朝末年,就已在世界海洋貿易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海運也成為許多臨海國家的經濟命脈,而為了發展更強盛的海運能力,建造大型船隻及設備優良的港口是成為海運強國的基本條件了。目前台灣的海運分為三大類型:遠洋貨櫃運輸、觀光郵輪及島內航線。在遠洋運輸方面,長榮及陽明兩大海運公司早己是國知名的貨運企業,而高雄港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世界極為重要的貨櫃港之一;許多國際觀光郵輪,例如、麗星郵輪的雙子星號、處女星號及天秤星號等都是行駛於各國大港口的知名郵輪,在每年的春季及秋季間都會停靠在台灣大型港口,例如基隆港,就是許多郵輪造訪台灣的航線中途站之一,台灣島內航線則使得台灣各個小島間的聯繫更加熱絡,例如,聯絡台灣澎湖的台馬輪及台華輪,分別由嘉義及高雄出發至馬公。

【日常生活】

  海洋遊憩資源 海洋對許多人來說,會給人一種心情開闊的感覺,因此大部份的人都會喜歡親近海洋,台灣四面環海,有多樣化的海岸面貌可供民眾觀賞,除了地貌之外,還有許多奇特的海洋生物在海裡優游著,而他們都有著異於陸生動物的外觀,可供人們欣賞。還有許多遊憩資源,例如,漁釣、潛水、賞鯨或濕地賞鳥等,都是大家都能接觸到的海洋觀光遊憩活動,當然,海洋不會一直是風平浪靜的,進行任何海洋有關活動時,都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要隨時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小朋友們到海邊賞玩,一定要有家長的陪伴喔!

【食鹽】

  海洋中的鹽類利用,可說是人類運用海洋化學資源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海水含量最多的無機鹽類就是食鹽,而食鹽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而傳統的製鹽方法就是在鹽田或鹽灘上,以陽光或風力作用的曝曬法來製造食鹽,時至今日,製鹽的方法已經改良許多,以前需要借重人力的作業方式,都已有機器來操作而取代了,節省了許多人力與時間,在苗栗通霄鎮設置了一座立離子交換膜製鹽場,可以產生大量的鹽。而現在鹽田早已不是被人們做為食鹽的產地,大多變成了觀光旅遊的景點,位於台南七股一帶已有將食鹽當做觀光的賣點了。

【能源發電】

  波浪 海面的波浪也具有巨大的能量,波浪因風而起,風大浪就高,巨浪拍岸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能摧毀龐大的構造物,因此,海浪能拿來常能量,是一件造福人類的事,但是必須持續不斷的高波浪能量才有利用價值,目前只有小型的沿岸村莊有設置小型的波浪發電廠。 溫差 海洋的表面和底部溫度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人們就利用這個特性來發電,原理就是,利用一個揮發性高的媒介,在高溫時被汽化,這個氣體在送往低溫處時,帶動機器而產生電能,最後汽體因遇冷又變成液體,又重新開始了這個循環,而目前台灣最適合溫差發電的區域位於台灣東部沿岸的海底陡坡,水深達1000公尺,表層水和底部水的溫度差了20度,具有發電的潛能。

【海洋礦物資源】

  海洋礦物資源可用產地來區分:海水的元素、濱海地帶、大陸邊緣及深海區的礦物資源。海水中的元素有七十幾種,雖然大多數的元素含量極少,因此海水中所含的元素總量則相當大。人類最早從海水取得的礦物資源是鹽,它不但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現代工業極重要的原料,其中,鎂是常用的一種輕金屬,它和銅、鋅及其他金屬製成的合金,可用於製造飛機、火箭、電子設置等零件,還可用於防蝕材料,海水中提煉出的氧化鎂、氫氧化鎂和氯化鎂化合物,可做為耐火材料,以及用於肥料和?緣材料等。濱海地區主要以砂礦床為主要礦物資源,有鈦鐵礦、磁鐵礦、鋯石、金紅石、十字石、錫石、獨居石、金剛石、黃金等,由風、潮汐及沿岸流的淘選作用時,則容易富集於濱海地帶。海洋礦物資源的開發,目前仍受限的技術、經濟效益和環境等問題。在陸地資源缺乏的現在,如何有效開發海洋資源的探勘及開發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海洋食物資源】

  人類的食物來源,僅有五分之一是來自海洋,但對耕地面積不大卻又四面環海的台灣而言,是一項重要的食物資源。海洋食物資源中,以魚類占最多,其次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及藻類,在台灣海域中被當作食物資源的生物有二千種以上,其中,經濟性魚類有數百種,如烏魚、黃鰭鮪、劍旗魚、石斑魚等,軟體動物則有三十種以上,文蛤、牡蠣及九孔等,甲殼類則有一千種以上,蝦類占40%、蟹類則占60%。藻類有昆布、紫菜、石花菜等。而上述這些水產資源,除了用捕捉和採收方式外,也有利用水產養殖的方式,例如像吳郭魚、草蝦及石斑魚等,是利用鹹水魚塭養殖,而像牡蠣及文蛤則會利用淺海養殖。

【海洋藥物資源】

  海洋也有許多生物或礦物,在經過萃取之後可以獲得醫藥上可使用的藥物,在明朝時,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就記載了許多海洋生物藥材,對人體健康都有不同的功用。海洋生物體萃取出的海洋天然物,具有抑制腫瘤細胞或癌細胞生長的化學物質,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已經從海綿、珊瑚、海鞘、苔蘚蟲、海藻及細菌等生物體內萃取出非常多的天然有機化合物,而且經過實驗證明能夠抑制或使癌細胞致死的功效。
【分佈】   
  主要分布於台灣的南部,西自楓港,東至旭海,海岸線長約90公里。除了台灣南部外,東北角、東海岸的三仙台、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群島等地都有珊瑚礁海岸的分布。
【形成】
  珊瑚礁海岸是由許多死亡的造礁珊瑚為主體,與其他石灰質藻類、貝殼等膠結堆積,形成大塊具有孔隙的鈣質礁岩體,像礁石一樣堅硬,因此稱為珊瑚礁海岸。由於珊瑚的生長會受到水溫與光線的影響,最適宜珊瑚生長的海水水溫需在20℃以上,而水深亦不能超過40-60米,否則珊瑚上的共生藻會無法型光合作用,因此珊瑚礁海岸多分布於南北緯28度間的海域,例如恆春半島、綠島等地即為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可分為珊瑚礁灰岩和珊瑚碎屑岩兩種。前者是巨大的珊瑚礁群體未經搬運而在它的原生地堆積成礁石。後者是原生礁或造礁珊瑚骨骼經破壞后,其碎塊、碎屑被搬運至其他地方后沉積下來而固結成礁者。在珊瑚碎屑的形成過程中,有一些完整的貝殼及碎片,石灰質海藻,甚至還有一些岩性不同,大小不同的礫石夾雜其中,因而珊瑚碎屑岩的成分是比較復雜的,不像珊瑚礁灰岩那樣單一。   
  有一些珊瑚礁主要的成分並不是珊瑚骨骼,而是由許多其他種類的含鈣動物貝殼和在礁上生活的植物的粒狀碎屑為主要成分組成的。   
  珊瑚礁組成了獨特的珊瑚礁海岸。岩石是珊瑚礁最好的附著體。除岩石外,珊瑚礁還能建築在細砂和泥質基底上。     
  物多樣性最高的地點之一,因為珊瑚上的共生藻提供了高生產力,此外,珊瑚礁提供不同大小的空間縫隙,讓不同種類的生物得以在珊瑚礁上生長繁衍,形成豐富而美麗的海底熱帶雨林。

【 生物面臨的挑戰】
a. 物理   
珊瑚礁生態系的潮間帶遍佈潮池,因此在退潮時,生物往往容易被留在潮池中,此時生物需要面臨的首先是海水溫度、鹽度急劇的變化、波浪、沉積物等影響,此外,也有可能面臨水份流失的危機。  

b. 化學   
部分的珊瑚礁潮間帶地區,因受營養鹽、人為排污等影響,產生優養化的情況,藻類大量繁生,造成水域缺氧,珊瑚礁生態系因此受廣泛影響。  

c. 生物   
生物因子主要為攝食、競爭、共生與寄生等現象。

【 生物的特殊適應】   

  螺貝類生物主要以緊密硬殼來避免水分流失,海葵則以分泌黏液來避免水分流失;螺貝類、螃蟹的體色特化,接近底質顏色,避免被攝食的危險;部份棘皮動物如馬糞海膽與黑海膽等,會以吸附藻類碎片或裹沙等方式來作為保護機制的一種。
【分佈】   
  台灣的西部,北起淡水河口,南至屏東楓港,海岸線全長約460公里。

【形成】   
  台灣的西部地形是廣大的台地與平原,較鬆軟的岩石被海風吹拂侵蝕後,變成了細細的沙子,再加上各河川從上游匯集到下游,所搬運的泥沙堆積到海邊,所以海岸線單調平直,海底又遠又淺。   
  因為這種又遠又淺的海岸,讓原本有侵蝕作用的海浪,在抵達到陸地前威力已經大為減退,無法直接侵蝕海岸,所以西部海岸就在這沒有波浪侵蝕的作用下,逐漸形成沿海沙洲,海風又將沿海沙洲的沙吹向陸地,沙子就堆積在沿海沙洲東側而成為潟湖,或在海岸附近形成沙丘。

【沙灘的類型】
  沙灘大部分都是開放的地形,造成影響最重要的原因有波浪的作用、沙粒的大小和沙岸的坡度。波浪會拍擊和沖刷沿岸,如果作用太大會帶走許多沙子,造成海岸侵蝕,作用太小則會讓海水帶來的沙粒沈澱,形成淺灘;沙粒的大小因為波浪大小不同,而有所挑選,若是大浪會將原本沙岸上較小顆粒的沙子帶走,讓原本的沙灘都留下較粗的沙子,相反的若浪太小,則沙灘上都密佈著細沙;坡度會因為波浪和沙粒大小不同造成。   
  沙岸生態細分成兩種,一種是消散式沙岸(dissipative),另一種是反射式沙岸(reflective)。消散式沙岸的地勢平坦都是平坦的沙灘,海浪進來到達沿岸時就減弱了,底質顆粒較小,生物在此較容易潛砂,因此有豐富的生物相,保溼效果好。反射式沙岸則是坡度陡峭的沙灘,波浪是直接打在沙灘上,底質顆粒大,生物相較不豐富,保溼不佳。

【生物面臨的挑戰】
  沙灘是大家喜歡玩水的地方,不過對於生存在沙灘上的動物來說,潮來潮往的海浪,沙粒被擾動又沈積,是非常不穩定的環境,所以住在這裡的動物大部分都發展一套適應環境的好本領。   

a. 物理:沙岸坡度隨著波浪運動和顆粒大小而不同,當海浪拍擊在沙灘上時會帶來沙粒,但載回流回大海時又會沖刷帶走岸上的沙粒,在海浪侵蝕強烈的沙灘,在海浪退去時會帶走許多顆粒較細小的沙子,留下顆粒較大的沙,因此海浪侵蝕較旺盛的沙灘沙粒都比較大,沙灘內充滿大沙粒的沙,孔隙較大,水份不容易保存在沙裡面,生物也比較少。相反的在海浪侵蝕作用較弱的沙灘,海浪漲潮時帶來泥沙,海浪緩緩退去時泥沙也留下來,沙灘內充滿小顆粒的沙,孔隙較小,保溼效果比較好,生物也較多。因此海浪的侵蝕大小影響生物棲地的分布。

b. 化學:家庭廢水其它具高度營養鹽,使得海水藻類大量增生,產生局部性的赤潮,水內氧氣量急遽下降,造成海水中氧氣不足生物死亡。此外工業排放的廢水、油污染等也都嚴重污染到海洋,破壞了屬於沙灘生物的生活環境。
許多的家庭與工業廢水會隨著河流,排至海中,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c. 生物:為了適應潮水的漲退,還有海浪的拍打侵蝕,沙岸生態系的生物們大部分都有掘洞、潛沙的本領,以適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不會缺水致死。此外有些動物的生理週期,會受到月球引力和日夜變化影響,產生垂直遷徙活動,在夜晚退潮時才出來活動或覓食,平常都躲在沙中。
許多的家庭與工業廢水會隨著河流,排至海中,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大洋域】

  生活在汪洋大海的生物,能在廣大的水體裡的移動,有些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游動有些則靠著水流來移動,他們的體型大小不一,吃東西的方式跟生活習慣也大不相同,但是每一種生物卻各自在海洋生態系扮演著重的角色,浮游植物或藻類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就扮演生產者的角色,體積小游泳能力弱的浮游動物就是初級消費者,卻也是無法利用浮游植物的大型動物的食物來源,其他更大型的海洋生物則形成一個更高階的食物網,除了水裡的光給了浮游植物能量外,海水裡的營養鹽也提供這些細小生物成長的能量,而這些營養鹽的來源有來自陸地也有來自海底,因此海洋生態系可是牽一髮動全身呢!

(1) 大洋生態系 台灣的東部海域是典型的大洋生態系,這個海域的水溫高、水質清淯、光線充足,基礎生產力主要受到營養鹽供應的限制,水深可達7,000多公尺。雖然如此,這個黑潮流域的海洋生物資源仍相當豐富,有許多洄游性魚類,包括飛魚、鬼頭刀、翻車魚、鯨鯊、鰹、旗魚等,還有其他無脊椎動物,如水母、頭足類及蝦類等。而生活在大洋中的生物,大多具有良好的游泳能力,能夠迅速的覓食或躲避獵食者,他們大多會利用表層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動物所產生的能量來維持生存,而在大洋水深200至1,000公尺的範圍,是屬於中水層的區域,在這裡光線微弱,因此有許多生物都具有自行發光的能力,可以用來辮識同類、搜尋獵物或警告捕食者等,除此之外,在大洋中水層的海洋生物,大部份都會具有垂直遷移的能力,白天時由水深200公尺左右往下移動較深的水層,但在夜晚時則往海面遷移。在大洋的深海底部或深水層,是一個神秘的區域,由於沒有光線進入,所以也沒有任何可利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因此在這個區域的生物都是利用上層水域掉落下來的屍體或有機碎屑當做食物來源,在這裡的生物體型和外觀形態都和上層的生物差異很大,例如,??、巨口魚或奇棘魚等,都具有巨大的口,有些甚至能吃掉比自己體型還大的生物。

(2) 陸棚生態系 位於台灣的西部海域,在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範圍內的海底陸棚,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棚之一,水深最深約為200公尺左右,這個陸棚區裡有許多河川注入大量的營養物質,而且在季風的季節交替變換和冷暖水團的互動,使這個海域擁有高基礎生產力,而這股豐沛的資源也造就豐富的漁業資源基礎,每到冬季,西部陸棚海域就會有烏魚的造訪,成為西部漁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底棲域】

底棲環境是指生活在底質上的生物與底質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而底質通常可分為軟底質及硬底質。軟底質表面平坦,主要由沙和泥組成,底質屬於不固定的環境,常常受到海流或波浪的影響而改變,而生存在表面的生物常常是挖掘洞穴並生存在洞穴的;硬底質的生物則常會附著在岩石上生活,有些則在岩石縫隙中,另有一些則在岩石中鑿洞而居住在其中。

(1)河口生態系

  台灣主要的河口大多分布在西岸,許多主要河川如淡水河、大肚溪、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等都注入台灣海峽,而東部則有宜蘭的蘭陽溪及花蓮的秀姑巒溪等,這些河川的出口稱為為河口生態系。由於台灣山形高峻,河川短促,降下的雨水往往無法被土壤保留,經常就由河川被帶入海洋,此外,台灣對山坡地的開發相當氾濫, 河川也參雜著大量的砂泥,奔流入海,甚至有所謂的土石流,相對於雨季的洪流,乾季則水量稀少,河口乾涸是相當常見的情形,因此河口生態系會在乾季和雨季之間形強烈對比。河口除了受到淡水的影響,也和海水習習相關,潮汐的漲退也影響了許多河口域生物的生活方式,鹽度的改變和水位的高低是生活在河口生物最大的挑戰,但這裡也是許多蝦、蟹、貝及魚類的孵育場,像是一些在淡水和海洋之間迴游的種類,可惜的是受到人類污染及破壞河口區的影響,台灣西部一些迴游的生物已經消失在海岸線,僅有少數東部河口還有一些洄游的生物。河口區是一個具有高生產力的區域,因此台灣西部沿岸居民經常在河口一帶做為養殖牡蠣及其他貝類的場所。

台北市淡水河流域竹圍附近紅樹林

(2)紅樹林生態系

  紅樹林是指有水筆仔、五梨跤、海茄冬及欖李等紅樹林植物所生長的泥灘地,全世界主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台灣的紅樹林主分布在西部沿岸的淡水竹圍及關渡、新竹紅毛港、苗栗後龍、嘉義布袋、台南四草和屏東大鵬灣。紅樹林生產力旺盛,植物的落葉枯枝由真菌分解後形成有機質豐富的屑碎,而這有機物質則是在紅樹林裡主要的食物來源,像是多毛類、貝類、甲?類、魚類、鳥類等,其中水鳥及招潮蟹等都是在紅樹林生態系非常容易見到動物。

海生館電子報

(3)岩礁生態系

台灣東部海岸大多是以岩石底質為主,而這岩礁表面上有許多孔隙提供生物生存的空間,在這個生態系中有許多大型海藻當做生產者來產生能量,而生活在岩礁生態系的生物,則以刮食岩石表面的藻類維生,像是海膽、貝類和海兔就是這些動物的代表,牡蠣和藤壺也附著在岩石表面並且會分泌鈣質骨骼,其他如海葵、海棉、水螅等都是岩礁生態系常見的生物,九孔及龍蝦更是這裡最具經濟價值的生物。

蘭嶼沿岸海域水下10米(溫國彰 攝影)

(4)珊瑚礁生態系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生物多樣性最高、生物量最豐富的生態系,常被稱為「海洋熱帶雨林」。在這個生態系中,由造礁珊瑚群體不斷生長所建造的立體結構,提供許多生物的居住空間,珊瑚與共生藻的高生產力則提供豐富的食物給其他生物利用,包括海綿、腔腸動物、多毛類、扁蟲、軟體動物、甲?類、棘皮動物、魚類等,都是珊瑚礁的常見居民。珊瑚礁複雜多樣的生物種類、千變萬的造型和鮮明艷麗的色彩,往往令人嘆為觀止。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又有黑潮流經,沿海環境適合珊瑚生長,因此,除了沙質的底質外,台灣許多沿岸海域皆適合珊瑚著生,但珊瑚礁必須在生物或物理的破壞作用小於造礁生物堆積碳酸鈣速度的情況下才能生長,一般來說,南部的恆春半島、綠島、蘭嶼及小琉球沿岸就很適合珊瑚礁的生長,而北部也有一些珊瑚礁的生長。

台中縣高美溼地裡雲林莞草草澤

(5)草澤生態系

  草澤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的海岸濕地,特別是在台中的大甲溪及大肚溪(烏溪)河口一帶,有較大面積的草澤分布,而這些草澤以雲林莞草為主要植物。草澤的高生產力和植物提供了許多生物生存所需的資源及空間,此外,這裡也吸引了許多水鳥前來覓食,更有上萬的遷移性候鳥南下至此過冬,所以草澤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非常高,但近年來以受到許多海岸開發的影響而受到破壞,是一個極需保護的生態系。

新竹縣香山濕地(陳定鼎 攝影)

(6)泥灘生態系

  許多沿海濕地都屬於泥灘生態系,它們的位置也不在於河口,大部份只接觸到海水,土表上也沒任何植被,它們的底質是顆較小的砂或泥土,甚至是緻密的黏土,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平坦,並見生物量似乎不多,但其實他們都躲在砂泥裡面。沙泥灘通常是有機物質堆積的地方,細菌分解作用非常旺盛。一般而言,細砂構成的環境保水力較強,易於掘洞,是適合許多生物生長的地方。泥灘地是環節動物多毛類、軟體動物的二枚貝及螃蟹等底棲性動物喜愛居住的環境,也是許魚、蝦、蟹、貝類等生物覓食或育幼場所,還有許多生物的幼生會在這裡度過,因此,泥灘生態系是保存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棲地。
【形成】
  礁岩海岸通常是指陸地跟海水相互交界的地方,由於地殼板塊的擠壓作用、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溶岩,而使得礁岩海岸多由玄武岩與火成岩等堅硬底質所構成的。但因為處於陸地與海洋之間,所以海岸的地形經由長期的陸地風化與侵蝕作用,與從海邊打過來的海浪以及海洋的潮汐作用而產生了海蝕崖、海蝕洞(如澎湖鯨魚洞、風櫃洞)、海蝕平台、海蝕岩柱(如野柳海洋公園)、潮池等各種不同面貌的海岸地形。

【分佈】
主要分布於台灣的北海岸、東海岸、澎湖、綠島、蘭嶼等地。北起淡水河口,東抵三貂角,南至旭海,海岸線長約465公里。

【生物面臨的挑戰】
1. 物理:潮汐的漲潮與退潮作用,使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在台灣一天會有二次的時間暴露於空氣之中,它們對乾燥以及溫度劇烈變化的容忍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會有造成分層的現象,因此生物的分佈也會有所差異。
2. 化學:工業及家庭廢水及其它具高度營養鹽、油污染、礦砂等,使得海水產生局部性的赤潮、礁岩岸區覆油或產生高度的營養鹽,而造成海水中氧氣不足或岩岸區的污染,因此受到影響。

3.生物:生物因子的作用頗為複雜,其中包括競爭、掠食、刮食以及幼生著苗等

【生物的特殊適應】
受到乾燥及溫度兩個決定岩岸生物分佈的限制因子,其相互交乘作用的效果會比單獨因子影響更大,同時再加上陽光所產生強烈的紫外線所造成傷害,使得生活在此區的生物大多會潛藏在石縫或岩石下。

【生物選介】

一般礁岩海岸較常見的生物有:藻類(馬尾藻、小海帶、石蓴)、藤壺、石鱉、海蟑螂、陽燧足、寄居蟹、螃蟹、螺類(玉黍螺、蜑螺、笠螺、芋螺)、毛貽貝、魚類(花身雞魚、雀鯛科、蝦虎魚科、小丑魚)等
【生物種類密度高】

台灣海域在每單位面積裡生物種類數量是名列世界前矛的,台灣整個島佔地球面積不到萬分之一,現有的海洋生物種類卻達全世界十分之一多。包括已記錄大型海洋生物如魚類3,000種、珊瑚礁區最美麗的蝶魚有43種,是全球各地之冠,故台灣除了蝴蝶王國外,也可稱為蝶魚王國。其他如海藻600種、珊瑚250種,軟體動物,例如貝類2,500種、甲殼類動物,如蝦蟹類達600種、棘皮動物有150種以上……。


【周圍皆為高生產力的漁場】

  全世界海岸線總長大約是44萬公里,台灣海岸線則約有1,000多公里佔了總長的四百分之一,但若以浮游動物的生產力來比較,台灣的主要捕魚場海域每天可以在每平方公尺裡的海水中生產出250毫克碳以上,佔了全世界海岸百分之一,台灣海域可以說是擁有最高生產力來涵養魚群的優良海域。此外,台灣海域溫度適當,水流循環旺盛,雨水河水沖刷,造成河口沿岸近海營養鹽豐富,及河口、沿岸海域中鹽度不算太高的海水(蚵仔在鹽度千分之十七的海水中最適合成長,蝦仔則需要河口,瀉湖成長快),蚵仔、蝦仔是食物鏈的一個環節,能夠蘊育魚源。而台灣海流部份支流在宜蘭沿海湧升(引測到底部上升冷水團),三貂角到蘇澳的大海灣外有龜山島屏障,內有湧升流,故為重要鮫仔、鯖科及多種大型魚魚場,南部枋寮一帶就像淡水河口躲掉強湧浪,位置近端點成為第三個鮫仔魚場。 台灣除了水循環旺盛外,亦有豐富的能量流動,由微生物迅速地分解腐質,生產者被消費者利用,透過吸收、同化等作用來貯存能量而使高階生物能生長、繁殖,例如文蛤、牡蠣濾食浮游生物、有機質,而文蛤、牡蠣被底棲性的魚類所食,最後這些魚類則被大型魚如白腹仔、鯊魚所捕食,形成了多層的營養階級,因為台灣生產者種類多,同一營養層生物種多可以形成有效率的綿密的食物網而造成有效率的生態系統能量流動。
  
早期台灣人口少,尚未工業化前,沒有過漁(過度使用漁業資源)和污染問題,台灣海洋生態系統不斷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轉移,這樣形成了一種物質和能量連續輸入和輸出趨向於平衡狀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完整金字塔形成營養結構,這時生態系統中的有機體數目最大、生物量最大、生產力也最大,這種生態系統內部平衡狀態是長期生態適應的結果,台灣由於生物種多,能量和物質循環(大自然營力—海流、湧浪、風力等)途徑複雜,故生態系統容易保持穩定而形成最大生物量,這也就是早期台灣海域連岸邊都可輕易捕獲大魚,近海魚群都多得捕不完的原因,但是現今因為人類過度捕撈的結果,台灣近海漁獲已不如以往了。


【台灣海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分布臨界】
  
台灣的竹圍是地球上紅樹林(水筆仔純林)分佈的最北界,蘭嶼也是海蛇分佈最北界,台灣恆春半島南端也是地球上珊瑚礁分佈的北方次極限(再高緯度祇剩稀疏的耐寒珊瑚群眾)沖繩沾台灣洋流高溫的光成為真正最北界,而中國、香港、美國西岸並沒有珊瑚。


【海岸類型眾多】

  台灣島最北端的富貴角、麟山鼻、石門等北面海岸是由大屯火山熔岩流與海水相接觸冷卻後所形成岬角海岸,提供了海洋生物堅硬的安山岩底質。北部海岸北端東北側方向迎接(十月至三月)東北季風,經常巨浪滔天,形成火山腳下的海蝕地形,跳石海岸巨礫灘是一特色,西南海岸則因背風形成沙岸。台灣島最南端墾丁一帶則是生物(珊瑚)造陸的隆起珊瑚礁海岸,海域裡密布現在珊瑚,成為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珊瑚礁生態系。台灣濱海生物種類特多,沿海、近海、外洋生態系因各式環境生態因子特殊獨特,造成台灣特有海岸生態特色。


【海流變化多樣】

台灣沿海有變化多端的沿岸流波浪,(湧浪到岸邊能量轉化成沿著海岸方向的海流),稍外則有往返而迴流的潮汐流,漲6小時12分後回去同樣造成潮汐回流,更外海則是台灣洋流(特色為往北方流)這些海流加上區域性風吹造成的海流則提供台灣海域生態足夠能量,送來食物(浮游生物或有機質),送走生物產生的廢物,也讓各種生物幼生可隨海流流到適當環境生存。


【沿岸生產力高】

台灣東部、東北部海蝕平台在冬末春初一片綠油油長滿石蓴、滸苔等綠藻,生長迅速,14天可收成一次,褐藻及珊瑚藻在低潮淺繁生、蜈蚣藻、浪花藻、馬尾藻等則在亞潮帶生長,海洋動物直接或間接靠海水表面的植物過活,這些單細胞微細藻靠營養鹽(如硝酸鹽或磷酸鹽)而成長,矽藻快的一天分裂繁殖兩次,慢者兩天一次,台灣東北角附近海域常有湧升現象形成營養鹽豐富,進而在陽光充足、溫度合適下形成浮游生物密度極高現象,進而吸引魚群密集,在河口附近或是由陸地雨水逕流帶下陸源性營養鹽或是紅樹林有機質都會造成生態活潑現象。也就是說台灣沿海有優異生態系,先是陽光、溫度、藻類葉綠體在營養物質充份下(湧升或陸源)形成高基礎生產力,這些有機質又引被草食動物消費,大魚吃小魚形成食物網,而形成極有特色的台灣海洋生態。


【海洋生態系類型眾多】

除了極為寒冷的極地生態系及特殊昆布生態系,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生態類型都可以在台灣發現得到,如此多樣化的生物棲地當然才能造就多樣的生物種類,許多國外的研究專家學者,都對於台灣這塊寶島有著相當大的興趣,除了河口、灘地、岩礁及珊瑚礁生態系外,台灣還擁有大洋生態系及深海生態系,尤其是許多生長在深海的生物的形態及生理行為。
【 影響潮間帶的原因】
  潮間帶每天約有一半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主要受到潮汐作用、海浪、底質不同影響。

1、潮汐:   
  潮汐是一種很規律的海面升降變化,海水位漲到最高時,稱為高潮或滿潮;海水位退到最低時,則稱為低潮或乾潮。造成潮汐的主要因素,是由月球和太陽對地球在不同位置所造成的影響,每個月的滿月或是新月時會,太陽、月球與地球成一直線,強大的引力形成大潮。而在上弦月或下弦月時,因太陽與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方向不同,海水漲退高度差異較小,因而出現小潮。因此造成當地生物,會為了適應潮汐而有規律的行為現象。

2、海浪:
  「無風不起浪」,平常看到的海浪,大多數都是由風的吹拂所引起的,主要功能是衝擊或沖刷沿岸,剝離和沖走許多固著或是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或是延長潮間帶的範圍。海浪的最高點稱為波峰,最低點稱為波谷,波峰和波峰間的長度稱為波長,波峰到波谷的垂直距離稱為波高。

(1)海嘯—引起海嘯的主要原因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因為這些力量會造成海床的垂直移動,因而推動海水造成波長長達數十公里或數百公里的巨大波浪,雖然海嘯的波長很長,但是波高卻只有30~60公尺高,在傳遞到岸上的過程往往不易被察覺,但是當海到達岸邊或港灣時,會以高速衝向陸地,造成及嚴重的危害。

(2)瘋狗浪—在海邊常會看到小心瘋狗浪的標語,其實瘋狗浪在科學上沒有明確的定義,通常指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兇猛強烈的海浪,不斷的侵襲海岸,若有人在岸邊釣魚或戲水,很容易被捲走。第二種是在天氣良好、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在岸邊出現一道大浪,若當時岸邊有人,就會無預警的被捲走。造成瘋狗浪的原因可能是岸邊地形造成,例如突出的岬角或防波堤,助長浪的威力,或是天候狀況,當颱風來襲或東北季風盛行季節時,都要小心遠離海邊。

(1)海嘯—引起海嘯的主要原因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因為這些力量會造成海床的垂直移動,因而推動海水造成波長長達數十公里或數百公里的巨大波浪,雖然海嘯的波長很長,但是波高卻只有30~60公尺高,在傳遞到岸上的過程往往不易被察覺,但是當海到達岸邊或港灣時,會以高速衝向陸地,造成及嚴重的危害。

(2)瘋狗浪—在海邊常會看到小心瘋狗浪的標語,其實瘋狗浪在科學上沒有明確的定義,通常指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兇猛強烈的海浪,不斷的侵襲海岸,若有人在岸邊釣魚或戲水,很容易被捲走。第二種是在天氣良好、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在岸邊出現一道大浪,若當時岸邊有人,就會無預警的被捲走。造成瘋狗浪的原因可能是岸邊地形造成,例如突出的岬角或防波堤,助長浪的威力,或是天候狀況,當颱風來襲或東北季風盛行季節時,都要小心遠離海邊。

3、底質:   
  一般常見的海濱潮間帶,根據構成物質分成三種:沙岸生態系、礁岩生態系、珊瑚礁生態系,不同的底質會決定生物的分布。

【 台灣的海岸地形】
台灣海岸依地形分四大區塊:
1、北部海岸:西起淡水河口的油車口,冬至三貂鼻的萊萊鼻,全長約85公里。北海岸在強烈的海浪和海風侵蝕下,造成海岸線彎彎曲曲,風化出許多奇形怪狀的岩石。
 
2、西部海岸:北起淡水河口,南至屏東楓港,全長約460公里。西部海岸的海岸多為沙泥質地形,海岸線平直,坡度平緩單調。

3、恆春半島珊瑚礁海岸:主要位於恆春半島,全長約315公里,屬於中央山脈末端。地形以低山和丘陵台地為主,因受到的侵蝕不同造成凹凸的海岸線。珊瑚礁發達的地區,有較古老的珊瑚礁也有較新的珊瑚礁,石灰岩台地、沙灘、沙丘也錯落在其中。
 
4、東部海岸:北起三貂角以南的萊萊鼻,南至恆春半島的續海,全長約380公里。台灣東側面對太平洋,海岸坡度急速下降,因板塊運動、氣候、地質脆弱等原因造成。

【潮間帶動物的適應能力】
1、抗旱:生物在離水時使水分減少的最好方法,躲入巢穴中,或本身組織就有耐旱能力(海藻可以忍受體內90%水分喪失、石鼈可忍受75%),其他例如雙殼綱的藤壺會緊閉雙殼保持水分,腹足綱的濱螺有口蓋封住其口,軟體動物的海葵和水螅則可以分泌黏液防止水分散失。  

2、熱平衡:潮間帶的溫度變化大,常接近生物的致死高溫而非致死低溫,所以生物適應發展均為抗熱,濱螺體積增大,使得身體表面積和體積的比例變小,吸熱慢散熱快;有些貝殼的表面凹凹凸凸可增加表面積,或在高緯度的地方殼色較淡可以反射光線;最簡單的方法是躲入水中。
 
3、機械性衝擊:為防止波浪沖刷,海藻有固定器;貽貝有足絲固定;有些貝類的殼會較厚;方蟹的身體較扁平;海錢的棘退化成好躲的樣子,有條重帶(weight belt),在消化道內有含鐵成份,防止不被海浪沖走。
 
4、生殖:利用漂浮性的卵和幼生來擴散,產卵週期演化成潮汐或大潮一致。
 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幾乎每個縣都有接觸到海洋,島上的居民跟海的關係非常密切,除了陸地上的種植的糧食及豢養的肉類食物外,海中的魚、蝦及蟹等也是我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此外,以前日常生活常用的鹽,也是在海邊曬海水曬出來的,除此之外,在觀光旅遊上的貢獻,也是不勝枚舉,這是因為台灣的海洋環境充滿著多樣性,才能帶給生活在島上的人民如此豐富的資源。 台灣在世界地圖的位置在北半球裡,靠近太平洋的西邊,它的地理位置在東經120度到122度,北緯22度到25度(圖1),北迴歸線通過台灣的花蓮及嘉義,是處於亞熱帶氣候的區域,冬暖夏涼又帶著些許濕氣,海洋環境可大致分為東西兩邊,台灣東部濱臨太平洋,水深相當深,常常可以達到幾千公尺,西部則面台灣海峽,水深較淺,約200多公尺(圖2),北部海域和大陸的東海相接,南部則與巴士海峽相鄰。冬天時,台灣有東北季風的吹拂,而夏天則有西南季風影響,造成海面擾動混合均勻,在海裡更有終年不斷的海流經過台灣的海域,帶動海域中整個海水水團的移動,在這樣的交替作用下,波浪、湧浪複雜多變,水中溶氧充足,外海水質佳,近岸海灣內則潮汐海流平緩且穩定。台灣海域因為緯度的關係,整年陽光照射充足,溫度適中(年均溫20℃),更是許多海洋生物喜愛的棲息地,北方魚群會集體遷移南下渡過寒冷的冬天,南方魚則會北上避暑,魚的種類數量就會相當高,陸地營養鹽、有機質沖刷旺盛,加上沿海及海底湧升流區營養鹽充足,海洋植物群基礎生產力高,浮游生物密度也相當高,各項營造生態環境因子優良,因此台灣海域生物種類數量高、生物量大,擁有世界各地都羡慕的活潑繽紛的海洋生態。

  台灣沿岸環境也是相當複雜多變的,而海岸受到海陸交錯的影響,也是一個生命力強盛的區域,在其中生存的生物多樣性則相當豐富而,在不同的生態系內,生物的種類及生存都大不相同,台灣的沿岸生態系可區分為三類:岩礁生態系、河口溼地及灘地生態系以及珊瑚礁生態系。岩礁生態系大多出現在台灣的東部及東北部,河口溼地及灘地生態系大多為北部、西部沿海或河流出海口一帶,珊瑚礁生態系則以南部或離島居多(圖1)。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夏季常有颱風經過以及西南氣流帶來降雨及風,冬天則有由北方南下而來的東北季風,使得台灣周圍海面終年都有因大氣運動帶動水體流動的情形,大部份會造成海面上的湧浪,湧浪至岸邊破碎形成沿岸流,造成漂砂,也提供海洋生物能量。

  台灣的東西部海域皆有強勁海流,周圍海流可分為三個不同之系統即中國沿岸流、台灣暖流及西南季風吹送流(圖1)。整體而言,以往北流為主要特徵,中國沿岸流自北方高緯度沿中國沿岸南下,冬季時由於東北季風助長,使此海流流向中國南海,但因台灣海峽北部地形像個瓶頸,部份北方下來之沿岸冷水在馬祖附近轉而東向流向台灣東北角海域;夏季則因西南季風抵消無法流入台灣海峽。東部有由赤道北上而來溫暖而快速的深海洋流,它的流速可達2公尺/秒,換句話說,是比一般人走路稍快的速度來移動的(7.2公里/小時),而它的寬約有100公里,深度達700公尺,我們叫做“黑潮”而台灣海峽內也有另一股北上的海流。除此之外,台灣海域還有垂直移動的水流,在宜蘭海域、台灣東北海域,沿二百米等深線一直到釣魚台列島一帶形成湧升流現象,使浮流生物密度奇高,使得這些區域成為重要的漁場。

  台灣東部及西部的潮汐變化不同,西部受於地形的影響,尤其以台中彰化一帶,高潮與低潮的差距可以達到4公尺,有如1層樓的高度,而東部約在1公尺上下。潮流既是沿岸海水因潮汐漲退之間的水平運動,在近岸海域,潮流的方向一般隨時間變化而逐漸轉換成週期性的迴轉運動,台灣海峽的潮流一般呈橢圓形迴轉,潮流漲潮時由台灣的南北兩端流向中間,退潮時流向相反,流速20~40cm/sec。 水流流動使得底層及表水層水域生物能連繫成一個食物網;表層生物所生產的能量會藉由水流帶至水底給底層生物利用,亦為濾食性生物運帶食物,而底部的有機物質則會被水流帶動成為表層生物的食物來源,另一方面也將一些廢物移走,如此一來,便使水域中的營養物質不斷循環。

  台灣附近的海底地形相當複雜,在世界很難找得擁有這麼多種類型的海底地形的區域。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棚的東南邊緣,西側為台灣海峽,平均水深約60公尺,海底平緩,底質除澎湖群島玄武岩外,其餘為沙質,海峽南部屬南海,愈往南水深達3,000公尺,東側面臨太平洋,海岸陡峻,坡度急遽下降至4,000公尺以下,其中琉球海溝更深達7,000公尺,因此東部陡立岩岸和西部平原地形成對比。 台灣海域依地形地質可分東海陸棚、台灣海峽陸棚區、高屏棚坡區、琉球弧溝區、加瓜海盆─海脊區及恆春海脊─綠島、蘭嶼區。概略來說,台灣海域依地形地質可分東海陸棚、台灣海峽陸棚區、高屏棚坡區、琉球弧溝區、加瓜海盆─海脊區及恒春海脊─綠島、蘭嶼區。其中台灣西部海域就台灣海峽陸棚區,是一個封閉性淺海陸棚(平均淺於60公尺),底質主要是沙,原本是優良漁場,近幾年來受到人為污染,過度漁撈及不當的捕魚方法,造成海域內生物榮景已不復當年。

  台灣的海洋生態環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海域,集各項天然環境的優點於一“身”,因此才能擁有如此高量及豐富物種的海洋生物類群,這麼珍貴的海洋資源卻在人類的污染及不當的捕撈下日漸殆盡,已經有許多以前常見的物種已經消失在海岸線之間,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多去認識我們身旁的海洋並且好好的珍惜它呢?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海濱國小海洋教育團隊

日期:國曆724六、農曆613日〉
時間: 上午730分開光典禮
備註:典禮結束後遶行七角頭
今年黑鮪魚漁獲量創下歷年新低,不到1000尾。
圖/東港區漁會提供
屏東縣黑鮪 魚文化觀光季4日落幕,今年漁獲量只有894尾,創下歷年新低,東港區漁市場黑鮪魚拍賣金額也短收1億餘元,漁會總幹事林漢丑有意明年在大鵬灣沙灘,規劃 如恆春音樂季般的熱音盛會,炒熱觀光季。
受到黑鮪魚漁獲量不佳,漁會早審慎考慮轉型,也有意在明年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中,易名為黑鮪、鮪、旗魚文化觀光季,甚至拿掉黑鮪之名,成立「鮪魚文化觀光 季」,讓活動能永續推動。
林漢丑說,屏東好不容易建立黑鮪魚招牌,讓人看到黑鮪魚,就會聯想到屏東縣的東港,加上宜蘭縣近幾年來,也不斷行銷黑鮪魚,擔心屏東一轉型為「鮪魚文化觀 光季」後,很快被宜蘭取代。在多方考慮下,屏東縣明年將一如往昔延續「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但會想辦法炒熱文化觀光季,招徠遊客,也引進食客。
今年黑鮪捕獲量大幅減少,較去年同期的2320尾,少了1400餘尾,也與漁船作業意願降低有關,像往年都有400到500艘漁船海面作業,今年只有百餘 艘,捕獲量當然也低,自然漁市場交易不如往年熱絡,而過去絡繹不絕的食客,也幾乎銷聲匿跡。
環境資訊電子報2010 年4 月22 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駐東沙管理站的保育研究人員,最近在東沙環礁潟湖內發現一處獨立珊瑚礁,其四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活珊瑚、魚群和其他無脊椎生物棲息其中,為多年來珊瑚礁復育捎來好消息。
這座礁頂如同潟湖的獨立礁,礁頂幾乎沒有活珊瑚存在,也不見有魚類及其他生物出沒。研究人員原本看到礁頂光禿禿一片,只有稀疏的藻類生長,幾乎看不到活珊瑚的存在;然而,當礁台附近有一群
魚類游過,吸引了研究人員的目光,潛入水中加以追蹤記錄後,發現更大一群魚就住在這獨立礁四周的斜坡上。
獨立礁四周的斜坡上生長著繁盛的微孔珊瑚、軸孔珊瑚以及菊珊瑚等大量的活珊瑚,吸引了各式各樣的魚群和其他無脊椎生物棲息,呈現出東沙環礁應有的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系的景象。海管處主任張仲佐表示,珊瑚礁存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成碳酸鈣,逐漸形成陸地,對暖化、減少二氧化碳有正面的影響,有海底「熱帶雨林」之稱,是重要的生態系,帶來海洋生態多樣化與豐富的漁業資源。
自從1998 年聖嬰現象導致全球珊瑚大白化之後,東沙環礁內珊瑚復原的速度較環礁外為慢,此次的發現,看到環礁內珊瑚生態復育的新希望。東沙環礁約500 平方公里,大約台北市這麼大,是一片很大的海域。海管處未來將積極從事環礁海域生態調查研究,尋求有效復育方式,希望能恢復東沙環礁往昔美麗的海底風貌。張仲佐說,保育的成效或許要十年百年才能得見,但現在不做,將來一定會後悔。
摘錄自2010 年5 月6 日台灣立報報導

墨西哥灣4 月底發生的鑽油平台沉沒漏油事件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可能會演變成美國史上最大的生態危機。
這座位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威尼斯東南方大約82 公里處的鑽油平台隨後沉沒在墨西哥灣的波浪當中,大量漏油在墨西哥灣漂浮。一般來說,溢出的石油可能會以非常快速的速度擴散,除非能夠很快地以大型的漂浮柵欄或其他器具圈住,並將油從水面上清除,才能免除漏油擴散範圍增大。
由於石油會漂浮,所有的海洋動物,甚至是鳥類都會受到衝擊。魚類有時候也會錯把浮油當成食物。當鳥類的羽毛被石油包裹覆蓋,便會失去防水且捕捉空氣的能力,這代表著動物無法維持體溫,結果就必須面臨失溫的後果。
海洋專家表示,風向和海流的轉向將石油推向海岸濕地,那裡住著為數可觀的各式生物。除此外,據聞有一小群抹香鯨就在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沉沒處附近生活。
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
SOS!!白海豚有難了~請您一起來當台灣白海豚(媽祖魚)的救援股東~
白海豚一直住在台灣的西海岸,即使海水愈來愈混濁、水溫愈來愈高,
但是白海豚一直未曾離棄我們,一直守在這片西海岸,
只是,他們的家人,從好幾百隻,減少到不足100 隻!
現在,濁水溪口,少數留下的一片海岸,又將大開發!
不是只有增加幾支煙囪而已,還要把白海豚在海岸邊生活的通道 截斷!
有人說:請白海豚繞道吧……
但,白海豚聽不懂,也做不到,他只能在水深15 公尺以內的地方生活。
白海豚有難了!
請一起來認股,幫白海豚買下活下的希望!
您可以透過以下兩種方式做認股動作:
1、 下載認股書:填寫認股意願表後email 至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7626609@gmail.com,或傳真至04-7769516
2、 線上認股:利用線上認股處填寫資料並送出,我們將您的認股書登錄,之後將回寄信件與您確認。
􀂙更多資訊請恰:環境信託網站
【聯合報╱記者林順良/東港報導】 2010.07.03 04:06 am

漁業署遠洋組副組長吳信長,昨天在屏東縣東港區漁會慶祝漁民節大會中指出,漁業經營日益艱困,政府未來漁業政策將走「重質大於重量」,他強調,在保育聲四起下,包括黑鮪魚等都將走向這一新趨向。
漁業近1、2年來碰上高油價、高成本及漁業枯竭壓力,東港區漁會理事長洪慶川仍自豪地提出,東港漁會去年繳出28億餘元的成績單,相當難得。
吳信長則指出,漁業資源減少,今年初,華盛頓公約組織雖未通過「禁止黑鮪魚交易」等提案,但台灣未來漁業應走向重質大於重量。
他很高興,稍早法國等國軍艦在太平洋海域臨檢台灣漁船有否違反保育等,10餘艘漁船全部通過臨檢,「如果是以前,一定有許多漁船無法通過,可見大家都進步了。」
省漁業理事長黃一城指出,政府擬降低漁業用油補貼,省漁會一定努力爭取,讓漁船用油補貼率維持在14%。
隨後表揚模範漁民、特殊漁獲(黑鮪魚)成績優良等漁民,去年黑鮪魚捕獲量第1的,是金慧號、船主洪省慧,捕獲1萬1996公斤,交易金額532萬餘元。
  • 2010-07-06
  • 中國時報
  • 林和生/屏東報導
     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低調落幕,截至目前黑鮪魚共捕獲八百 九十尾,比起去年兩千五五九尾少了許多,更是鮪魚季舉辦十一年來首次捕獲量沒有破千,但漁船主及當地海產業者一致認為「鮪魚季不能不辦!」
     漁獲量創下十一年新低紀錄,讓海鮮餐廳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力感,也使得整體活動氣氛顯得冷清,漁民將漁獲量減少原因,歸咎於鄰近國家 查扣漁船嚴重與魚餌價格高漲。雖然今年鮪魚季跌到谷底,但漁會、船長、海鮮餐廳業者卻均有共識說,不管如何鮪魚季還是必須辦下去;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丑 表示,辦活動才能吸引人潮,漁友們也會有錢賺,但要想辦法轉型。

1隻花紋海豚昨天擱淺在屏東縣大鵬灣出海口沙灘,已運往海生館治療。
記者林順良/攝影
1隻花紋海豚昨天擱淺在屏東縣大鵬灣出海口沙灘,海巡安檢人員發現後,為牠蓋上毛巾並不斷潑水保濕,趕抵 的海生館技正蕭澤民等人研判,海豚疑生病或長寄生蟲,才被沖上沙灘,已把牠運往海生館治療。 海巡署第6總隊大鵬灣安檢所人員,昨天清晨5點發現這隻擱淺在沙灘的海豚,不斷拍打尾巴濺出水花,似乎感到十分痛苦,安檢所長謝豐元立即率員到沙灘,先為 海豚蓋上濕毛巾,再不時潑水,為海豚保濕。
安檢所通知海生館、縣農業處等單位後,包括海生館技正蕭澤民、獸醫許智偉、農業處林業及保育科員陳聰慧都抵現場,他們大略測量後,測出海豚長約235公 分、體重約在70到90公斤間。
由於海豚生命跡象還算穩定,他們決定把海豚送往海生館治療,並調派卡車到場,再與海巡人員合力把海豚抬上岸由卡車載上,開往車城鄉的海生館做進一步治療。
由於海豚體重不輕,一群人抬得十分辛苦,還得不時灑水為海豚保持濕潤,等海豚上了卡車,大家都汗流浹背,但完成救援工作後,大家也都鬆了一口氣,希望不久 後海豚能恢復原來活力。

木日水巷LIVE

東港王船紀錄特輯募資活動

感謝大家支持!『6月30日前募資不到12萬元,將由flyingv募資平台辦理退款』
『感謝贊助芳名』:【截至6/30止,共29,551元】楊*惠200元、蘇*政1000元、曹*逢1000元、史*鑫600元、大*牛900元、彭*連600元、方*弘500元、孔*源350元、伍*輝2000元、林*欣350元、張*勳900元、張*銘350元、陳*祁150元、蔡*娟900元、ChIng **601元、許*華/李*亮/許*淵3000元、許*倩350元、張*晴500元、廖*芬600元、廖*瑩350元、謝*龍900元、叫*鶴900元、辛*哲500元、孫*珩1200元、章*源350元、游*瑜1000元、顏*龍600元、張*容600元、姚*紋400元、許*淵1000元、劉*欣900元、陳*華600元、吳*樺600元、柯*賢100元、廖*雯500元、黃*嵐900元、陳*生2000元、張*奇350元、李*沛350元、黃*迪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