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漁業發展

漁業是台灣重要的初級產業,農產量是在近年來超過136萬公噸,總產值將近新台幣1,000億元,目前國內從事漁業生產工作的人口,有30萬人左右,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國際漁業合作,參與國際漁業組織,使遠洋漁業持續發展,在沿近海漁業方面,則更加強資源管理,此外,更積極的輔導漁民,從事休閒漁業已提高漁民收入,增進漁民福祉,期盼在新世紀對漁業奠定良好基礎。

【大自然給台灣的禮物】

台灣,具備優越的海洋地理環境,四周海域蘊藏豐富的資源,東臨太平洋,水深遼闊,黑潮暖流,由南向北,沿東岸北上,是迴游魚類必經之路,台灣海峽,為海底大陸棚的一部份,平坦的陸棚,接受大陸河川所排入的豐富營養鹽,是海底生物良好的棲息場所。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 1,600餘公里,小島70餘處。本島西邊有台灣海峽,東臨太平洋,受自然條件控制影響,西部海岸單調平直、坡降平緩之沙岸,海底大陸棚廣大,多沙洲、沼澤,潮汐灘地發育良好,且有大陸南向沿岸寒流、北向之黑潮支流及季風飄送交匯,基礎生產力豐富,為魚貝介類良好之繁殖棲息場所,孕育了許多如牡蠣、文蛤、竹蟶、西施舌等美味的二枚貝,是重要的淺海養殖地區。底棲、上中層洄游性魚類甚豐富,形成良好漁場。

  東部為多變化之陡峻岩崖,坡降極大,海底大陸棚狹小,海蝕地形十分發達,多海崖、海蝕洞、岬灣及礁岩,有黑潮經過,地處寒暖流交會之衝,為大洋性洄游性魚類必經之通路,漁業資源甚為豐富。 除了台灣本島以外,台灣附近還有許多離島,也都應該是海洋生態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近年來更有機會成為我們日後最方便而又各有特色的海洋遊憩區,其中的蘭嶼、綠島、小琉球,都是以美麗的珊瑚礁取勝,極適合一、兩天的游泳、潛水、浮潛以及其他水上活動,蘭嶼、綠島現在的情況尚佳,但是小琉球則因為過去幾十年民眾及漁民無知的破壞,海底勝景大約只剩一、兩成了。 同時台灣地理位置適中,往返世界各大漁場均甚方便,使台灣具備發展海洋漁業之優良天然環境條件。另外,台灣氣候溫和,沿海低漥及淺海水資源豐富地區可闢為養殖區,海灣又可從事箱網養殖,養殖漁業發展條件亦甚良好。

【台灣現在的漁業有哪些?】

臺灣的漁業結構大致可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四類。其中,遠洋漁業與養殖漁業為臺灣漁業的主力。在海洋漁業中,近海漁業的產量與產值所佔的比例,已經逐年下滑。而沿岸漁業則是平穩發展,無所謂的大起大落。就整個海洋漁業與養殖漁業的產量產值進行比較,可瞭解近年來海洋漁業的產量約占總產量之80%,養殖漁業約為20%;就產值而言,海洋漁業亦佔70%。由此可知,海洋漁業是臺灣漁業發展的重心與主力。

(1) 沿岸漁業

沿岸漁業是指我國在領海12浬(1浬=1.852公里)以內從事漁撈的漁業,近年來產量維持在4萬公噸左右,主要作業方式包括刺網、定置網、地曳網、魚苗捕撈等。政府為促進沿岸漁業的永續發展,多年來陸續在沿岸海域設置漁業資源保育區,和人工魚礁區等,並且從事漁貝介類種苗,大量放流,積極改善漁場,富裕漁業資源,同時也輔導漁民,從事海釣、賞鯨船等的娛樂事業,以多元的方式來經營。

(2) 近海漁業

在我國12浬至200浬經濟海域內從事漁撈作業者,主要漁業為拖網漁業、巾著網漁業、鯖圍網漁業、流網漁業、延繩釣漁業、火誘網漁業等;台灣近海漁船作業漁場主要在東海、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巴士海峽及台灣東部海域等。在此海域內之資源除底棲魚類資源利用已經達飽和外,其他沿岸及大洋洄游魚類、深海魚類仍有開發餘地。沿岸漸趨枯竭之岩礁及底棲魚類資源亦可以栽培漁業發展方式以改善經營及利用。 台灣沿近海漁業年平均產量約22萬公噸,占我國漁業年產量16 %,產值約新台幣180億元,占我國漁業年產值20 %,主要魚種為鯖、鮪、?、鰹、鎖管、蝦類、鯊魚、鮪類、鬼頭刀、鯛類、白帶魚、蟳蟹類、肉魚、嘉臘、白鯧、黑鯧、鰆類,平均魚價每公斤約83元,該等水產品中除少數做為外銷產品外,主要做為國人消費之用。

(3) 遠洋漁業

指使用動力漁船在我國200浬經濟海域外從事作業者,主要包括鮪釣、拖網、大型圍網、魷釣等漁業,而對於其他國家之漁業資源仍可以付費、技術合作及共同投資的方式予以利用。目前我國遠洋漁船作業漁場遍及世界三大洋,大部分漁船以國外港口作為基地補給、售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遠洋漁業大國之一。 民國72年以前,遠洋漁業受到能源危機影響,成長緩慢,民國72年至77年,政府推動遠洋漁業發展方案後成果開始顯現呈快速發展,民國77年以後,因為世界各國相繼宣布200浬經濟海域及環保、公海資源保育意識抬頭,作業漁場受到限制,使得遠洋漁業發展遭受重大的影響,政府為了突破困境,爭取海外漁場,運用各種方式加強推展對外漁業合作,並引進鰹鮪圍網漁業,以開發公海漁場。

(4) 養殖漁業

養殖漁業主要分為,淡水養殖、鹹水養殖和海面養殖等三大類,生產面積大約有6萬多公頃,生產量超過25萬公噸,由於水產種苗生產和養殖技術不斷的研發和改進,使得可以養殖的種類將近有100種之多,在淡水養殖方面,主要種類包括鰻魚、吳郭魚、鯉魚等,鹹水養殖包括鯛類、虱目魚、草蝦、三節蝦等,海面養殖則以牡蠣、文蛤、石斑、海鱺等為主,為使水土資源合理利用,政府在各地設立養殖漁業生產區,輔導業者使用循環水,以保護水資源,並且積極推動,陸上魚塭純海水和海上箱網的養殖。隨著時代的變化,近五十年來,台灣養殖漁業在光復至50年代的基礎奠定期,由於淡水魚類、烏魚、草蝦等人工繁殖技術的確立,奠定產業發展的基礎;60到70年代的鰻魚、草蝦等高經濟價值魚、蝦、貝類養殖技術的確立,養殖面積迅速的擴張,出口量屢創新高,除為國家賺取外匯,也為漁村經濟帶來無限的期待與希望,此時期可謂產業的快速成長期,但也由於快速而盲目的成長,而埋下產銷秩序失衡與生產環境惡化的問題。

【台灣漁業歷史點滴】

(1) 台灣的漁筏
台灣現在流行的漁筏,是由竹筏演變而來,在沿近海漁業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過去,竹筏都是由竹子並排編製而成,所以老一輩人稱之為「竹排」。 清光緒18年 (1892), 唐贊袞為台南知府,可能當時竹筏做為水上 的交通工具十分普遍,特別在南台灣,盛產竹材,多河川湖泊,竹排十分 方便。其實,台灣原住民,很早就使用竹筏,據台灣通誌:「東海岸的大港口附近,自古以來便使用竹筏」。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漁業發展快速,18世紀末,台灣有竹筏3,000餘隻。 早期,台灣竹筏大體分為河川竹筏及海洋竹筏兩大類別,河川竹筏體型較小,竹竿支數少,一般以竹篙撐筏航行於淺水的河川湖泊中;海洋竹筏為適用海面風浪與海水鹽份,竹子經過加工處理,加熱使筏的前後向上翹,以破避浪湧。民國42年,竹筏試驗裝設動力引擎。經過不斷研究改進,而逐漸獲得成效。竹筏裝置引擎之後,航行速度大為增加,作業人力減少,是為竹筏動力化的開始。 台灣的漁筏,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在各國漁業之中可謂十分特殊。檢討起來,確實有其時代環境背景,台灣近二十年來,淺海養殖十分蓬勃,特別是牡蠣養殖,面積達 12,000 公頃以上,漁筏浮力大,筏面平廣,適宜載運牡蠣、飼料及漁獲等。此外,漁筏造價便宜,技術性不高,維修簡易、停泊方便,具有船隻未具備的優點,台灣漁筏發展過於快速,也產生許多隱憂與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現代的漁筏,機動力、續航力與小型船舶並無差異,風平浪靜中行駛平穩順暢,遇到大風浪,安全堪慮。其次,漁村人力外流,漁民年齡層偏高,教育程度較低,許多漁筏漁民,是一筏之主,自己決定經營作業的方式,許多漁筏業者在漁航觀念與技術上,亟待提升,特別是在漁航安全,資源保育與漁獲品質方面,違規捕魚,重量輕質,漁航安全設備保養使用不良等,不但危及漁民本身的安全與收益,也給航漁政單位帶來許多困擾。 總之,漁筏已經成為台灣淺海養殖與沿岸漁業的主流,也是台灣漁業的特色,其價值與貢獻早為大眾所肯定,漁業環境不斷改變,漁筏漁業也宜迅速妥為調適。

(2) 虱目魚傳奇

我們的祖先,由漁民開路從海上來到台灣,首先在台灣南部沿岸落腳生根,漁業是最主要的謀生方式。台灣自有文明進入以來,虱目魚一直為養殖業中,面積最大,生產量最高,影響面最廣的特殊產業。虱目魚對台灣南部人來說,不僅是謀生、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更由於它與農漁民息息相關,數百年來,虱目魚已經融入了南部農漁村的生活之中,朝夕相處,伴著世代農漁村子弟一起成長流傳,培育出相依相持的特別情感,稱之為南台灣的家魚,倒也十分切合。

在本省,台南地區稱之為麻虱目、安平魚、國姓魚,東港地區稱為海草魚,台中地區則稱之為殺目魚。有關虱目魚名稱來源的傳說很多,主要的傳說包括有:
鄭成功抵台登鹿耳門之時,漁民歡迎,獻之以魚, 鄭問此魚是「甚麼魚」,後人謂國姓爺賜此魚名「甚麼魚」,而訛音為虱目魚。

鄭國姓爺登陸台灣之時, 兵士苦無鮮魚可食,國姓爺指海而示之曰:「莫說無,此間舉網可得也。」下網果然得魚,故稱之為「國姓魚」或「莫說無」,而「莫說無」諧音為「麻虱目」,經久傳而稱之為虱目魚。
台灣通史云: 「麻薩末番語也…」, 日人中野民也考證 Sa ba he為荷蘭語之發音,故虱目魚可能係外來語的轉音。

虱目魚苗,每尾長 1.5cm,細如針,初時身體透明,肉眼幾乎不能辨認,只能看到頭部小而黑如虱的二點眼睛,故得名虱目魚。

本省虱目魚養殖, 傳統上以在魚塭塭坪上繁殖藻類,供虱目魚食用為主。台南地區老一輩漁民傳說,距今 180 多年以前,有一位陳姓老人,從唐山來, 居住在台南頂山村,在村南海坪圍築了50~60甲魚塭,養虱目魚,名為「公港塭」,為當地虱目魚塭的起源。 陳姓老人自己經營虱目魚塭, 一直到老死為止,每年都為虱目魚苗與風寒博鬥,為保衛塭防堤岸與大水博命, 同時傳授以米糠為虱目魚補助飼料的觀念與技術,地方感念其恩惠尊稱為陳老長年,每年公港塭都留有「櫃底錢」(光復初期為 140 元),做為祭祀之用。

「完全養殖」技術領先世界各國,所謂「完全養殖」乃是一種魚介貝類, 從種魚培育、產卵受精、孵化育苗、養成上市等一系列的養殖技術及管理系統,都已經建立、掌控。 嚴格地說,台灣是世界唯一虱目魚完全養殖的地區。早期虱目魚苗全部靠天然捕撈, 主要產地為台東、屏東、高雄至嘉義、宜蘭、花蓮等縣沿岸海邊,4月至6月為盛期, 每年清明前後,業者準備妥當下海捕苗。 虱目魚魚鮮肉細, 營養價值高,適宜煎、烤、煮、蒸、炸、醃、燒等,有「狀元魚」之譽。 台灣吃虱目魚,從頭到尾完全食用,除了一般魚類烹飪的吃法以外, 並且依虱目魚生理形態上的特性,發展出極具鄉土特色的美味。 一般消費者所熟悉的如虱目魚頭(取其頭部軟骨及巨大的眼瞼)、 虱目魚肚(有肥厚的脂肪層)、虱目魚粥(清甘、味鮮)、虱目魚肉臟(取其脆腸, 因草食性,食藻類的綠故)、虱目魚羹、虱目魚湯、虱目魚米粉、煎虱目魚…等。

(3) 領航員-烏魚

烏魚也稱鯔魚, 鯔魚生活於沿岸河口,也能生存於淡水之中,屬廣鹽性魚類,為重要經濟魚之一。中國人吃烏魚可以源溯至夏商時期,自安陽殷墟出土物的水產品中,包括大龜、鯨魚骨、鯔魚骨等。 台灣稱烏魚為「信魚」,千百年以來,不知由何時開始,烏魚每年冬天,都十分守信,洄游到台灣來。大約在冬至前後,由南游至台灣西部沿岸,在南端海域產卵以後北返,這些產完卵以後,洄游北上的烏魚體型瘦弱,稱之為「回頭烏」。 台灣光復,烏魚依然為沿岸漁民一年生活的依靠,冬至前後20天的短短漁期,不但決定漁家年關的好壞,也是一年漁村經濟的重要指標。巾著網由兩艘漁船共同作業,至漁場時,兩船靠近,將船尾網具連接,發現魚群以後,先觀察風向,潮流與魚群的狀態,兩船分別以最大的速度,反方向包圍魚群投網,船會合之後,收網取魚。
烏魚對沿近海漁民極重要,漁期短、價值高、漁場固定且從不失信,可以為豐收的漁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也稱作「烏金」。台灣於日據時期,每年1月至3月,沿岸採捕烏魚苗,放養於淡鹹水魚塭之中與其他魚類混養,取其攝取池底有機雜質的習性,既不需要另投飼料,又可以幫助池水穩定。台灣沿岸雖然出產烏魚苗,但數量不多,亦影響本省烏魚養殖。比較起來,非屬本省重要養殖魚種。台灣每年烏魚的漁獲量很不穩定,十多年來已經明顯有減少趨勢,研究人員發現,近年所捕獲的烏魚,年齡組成及體長組成,都明顯降低,漁獲量減少,烏魚子價格隨著上揚。引起養殖業者追求養成孕卵烏魚的興趣。 烏魚的人工繁殖,民國52年,由漁業局林茂春、侯英物,水試所黃丁郎、台大漁業生物試驗所童逸修及洪金抱等專家學者,組成「烏魚人工繁殖研究隊」進行烏魚人工繁殖之研究,經過四年,建立了人工繁殖技術。其後,廖一久博士在東港養蝦中心(水試所東港分所前身)繼續研究,民國65年達成從繁殖魚苗-養成-種魚培養-再繁殖的「完全養殖」。

  烏魚子的加工製作,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幾世紀以來一直以鹽醃藏為主,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目前台灣市面上烏魚子包括有海捕烏魚子、養殖烏魚子及由巴西、美國等地區進口的烏魚子,海捕烏魚子品質好、價錢高,產量不穩定,進口烏魚子,形狀細窄、色澤深暗,質感及口感較差,且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品質難以控制,售價也與海捕烏魚子有差距。養殖烏魚子,含脂量及成熟度者有待提升。研究人員與業者,已經朝向科技面改善而努力,未來養殖烏魚子,在台灣市場上的地位將愈來愈重要,成為台灣烏魚子市場的主角。

(4) 走入歷史-捕鯨
鯨魚屬哺乳動物,是現存活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現有最大的標本,為體長 36 公尺、150 噸之藍鯨。鯨魚體型巨大,油脂含量多,古早捕鯨以採鯨油為主。捕鯨業起於10世紀北歐地區,13世紀時已經十分興盛,17世紀前後百年間為最盛期,主要捕鯨國家為英國、荷蘭、法國等,以沿岸島嶼為根據地,等鯨魚洄游近岸時,駕船圍堵,使用鰾鎗鏢殺捕捉之。 日本為亞洲捕鯨大國,相傳日本人捕鯨魚是徐福所傳授。秦始皇派遣至海外探尋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死的仙丹,沒有結果,回報秦王,因受大魚所阻,不能取到仙藥。
日本捕鯨業已有400多年歷史,鯨肉曾經是日本人重要蛋白質來源,早期日本人在其沿岸,使用鏢刺及網取式捕鯨。
捕鯨,百餘年來一直是國際爭議討論的題目。英國在 1908 年即訂定有關鯨魚工業的法律,防止鯨魚被濫捕,後來國際上也紛紛採取保護措施。1946 年15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國際捕鯨取締公約,1971 年制定「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 同年國際捕鯨協會 (IWC) 提出終止商業捕鯨的宣示,雖然被允許捕鯨的數量逐漸在減少,而反對捕鯨的聲浪及動作卻愈來愈大。 1987 年底國際商業捕鯨已經全面終止,實際捕鯨行為依然假借調查鯨魚資源等其他名目存在,國際間爭議不休,糾紛仍然持續。 台灣常有鯨魚出沒,特別在冬季,鯨魚常隨暖流南下到台灣南部海域、巴士海峽。台灣早期稱鯨魚為海翁魚。對於捕鯨的方式、季節都有詳細的記述。依據水產試驗所楊鴻嘉先生民國65年報告,台灣有紀錄的鯨類, 包括鯨魚與海豚共有 7 科 18灣鯨魚的數量雖然不多,捕鯨事業的起步也晚,但是在日據時期,光復以後,斷續有商業性捕鯨的投入參與。
我國並不是國際捕鯨協會的會員 (IWC),本不受該組織的約束, 民國67年國際捕鯨協會 (IWC) 一再協議減少捕鯨數量, 增加捕鯨限制,經濟部於70年7月16日,公告禁止捕鯨,漁業局收回註銷已核發的捕鯨執照。台灣捕鯨事業,自此正式終結,走入歷史。

(5) 大海珍寶-珊瑚
珊瑚色澤優美,可以製成各種高貴的飾品,為世人所喜愛。外國亦然,稱之為「貴重珊瑚」,古羅馬人譽之為「紅色黃金」,不但代表權勢地位,也希望驅災招福。古今中外對珊瑚的眷愛,除了它高貴華麗,稀有難得價值不菲之外,流傳中許多神奇故事更增加珊瑚的神秘性與吸引人的媚力。我國古籍之中有關珊瑚的記載不少。古時對珊瑚不甚瞭解,而加以神化。
珊瑚係由多數珊瑚蟲 (polyp) 營共同生活, 而形成樹枝狀的群體。珊瑚產於溫、熱帶深海,其生存條件受到許多環境限制,例如水溫、水光線、水深、鹽度等之不同,而有很大的影響。珊瑚成長十分緩慢由內而外層層包圍生長, 加上棲息於 200-2,000 公尺水深的礁岩上,故採捕珊瑚並不一件很容易的事。 相傳世界上第一枝珊瑚是第三世紀時在地中海發現。 西元 1,100 年以前希臘人在北非突尼斯沿海發現珊瑚,希臘人、西班牙人、法國人均前往採取。台灣雖然珊瑚漁業的起步較晚,但是在民國20~30年代的日據時期及光復後民國50~60年代,均在產量上占全世界80%以上,獨領風騷。「買珊瑚到台灣」這句話曾經傳頌一時。可惜未能適時掌握契機,產銷系統與加工層級始終未能突破。在珊瑚資源已趨枯滅,國際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台灣珊瑚漁業已經沒落。
全世界珊瑚漁場有限,採撈十分困難。珊瑚雖然是再生生物資源,但是生長遲緩,一經採取短期內難以恢復。世界各國對珊瑚漁業都加以限制,必須得到許可方可採取。珊瑚是珍貴的天然資源,破壞之後短期內難以恢復。民國72年10月,經濟部規定除汰舊換新以外,不再核准珊瑚漁船漁業執照。 民國60年代末70年代初珊瑚產量急增,珊瑚加工業迅速發展,大小工廠近千家,珊瑚業人口逾萬人,主要分布於蘇澳,台北,高雄、澎湖等地。全台灣珊瑚銷售店有1,500餘家,台北縣市就有珊瑚加工廠150多間及上百家珊瑚藝品店,南京東路3段89巷更聚集了12家珊瑚業者,成為頗富盛名的「珊瑚巷」。
由於國際環保組織及美國對我國歷年執行野生動物保育工作不滿,美國貿易代表署參酌華盛頓公約組織 (CITES) 之建議, 對我國提出制裁。民國83年4月美國柯林頓總統宣布援用「培利修正案」,對台灣實施貿易制裁,禁止進口台灣的野生動物產品。該項制裁涵蓋的清單項目有5項,大部分為水產品如鱷魚產品、食用蛙腿、觀賞用活魚及熱帶魚等。其中第2類,禁止珊瑚、貝殼類及骨等製品輸美,對珊瑚業界的打擊最大。
珊瑚王國,買珊瑚到台灣來,這個曾經是業者自譽自傲的產業,檢討起來,除了生產量一度凌冠世界以外,不論就資源、環保、行銷、藝工等各方面,幾乎無所是處。珊瑚漁業的大起大落更顯現出國人盲從、一窩風、自私的短視心態。有限的寶貴資源,不知珍惜、善加利用,反而大量濫採,飲鳩止渴。

(6) 海洋養殖-牡蠣

牡蠣是最古老的養殖經濟海產品,牡蠣是世界性水產佳餚,營養價值高,歐洲人稱「海產牛乳」,日本也有人稱之為「帝王食品」,從古至今,不分國界,為多數人所嗜愛。牡蠣分布很廣,以溫帶為主,美國、日本、法國、墨西哥、韓國等為主要生產國家。 牡蠣也名蠔、蠣房、蚝,台灣俗稱蚵仔,早期大陸沿海地區、島嶼居民重要水產食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約 4,000 ~ 6,000 年以前),人類採食貝類還是主要的生活方式,沿海地區即大量採食牡蠣。
台灣牡蠣養殖究竟始於何時?日據時期台灣水產雜誌曾經提到,插竹式養蚵在彰化鹿港地區已經有很久的歷史,相傳300多年以前,由中國大陸傳至鹿港,稱鹿港為台灣插竹養蚵的發源地。台灣養蚵事業,雖然已經有200~300年歷史,但文獻記載缺乏,所能瞭解的不多。新竹、台中地區,使用約 3 尺之竹條(大竹剖開成數條),每間隔 1 尺 5 寸插竹條一枝,牡蠣苗附著在竹子上生長;嘉義地區,使用 2 尺長之竹枝, 將上端竹頭處剖開,把大型牡蠣殼夾置其上,或將蚵殼鑽孔固定在竹條(篊)前端,插篊竹於潮間帶,以牡蠣殼採苗養殖。另外,嘉義地方有少數業者直接把蚵殼散布在水中,採苗養殖但為數極少;台南地區除了插夾蚵殼竹篊養殖以外,台南、鳳山(高雄)也有堆石養蚵,每間隔 15 尺放置石堆一座,以堆石採苗養殖。除了南部的鳳山(高雄)、台南、北部的淡水有以石塊養蚵外,插篊竹養殖還是本省最主要的養蚵方式。
日據時期台灣牡蠣養殖不斷持續發展,漁民努力開拓,成為僅次於虱目魚的第二大養殖產業。因為地形氣候的緣故,台灣東海岸陡峭不適合牡蠣養殖,養蚵都集中在西部沙岸,又由於環境之不同,台灣各地養蚵情形也隨著時間的改變起了很大的變化。

(7) 吳郭魚的傳奇
吳郭魚,源出於非洲的熱帶平凡魚種,台灣卻化腐朽為神奇,從吳郭魚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台灣產業突破瓶頸,迎接挑戰的意志與決心,養殖業的生命力表現無遺。 台灣吳郭魚的由來,民國35年日本戰敗後的第2年,許多被徵調至南洋服役的台灣兵士,集中在新加坡的兵營中等待遣返,4月19日,兩位年青人悄悄地潛越日本養殖場的三層鐵絲網,脫下內衣充當漁網,撈取了孵化約五天的「帝士魚」苗數百尾,放入帶來的鳳梨空罐之中,連跑帶衝地回到營內,仔細一算還賸下約100尾…。這兩位膽大又有遠見的年青人就是吳振輝先生與郭啟彰先生。郭啟彰在入睡前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寶貴魚苗裝入水桶,放在營門角落,以便次日攜返台灣,不料卻被晚歸的台灣同鄉,宜蘭人李讚生誤以為是髒水倒入水溝,經人告知才驚覺,在同伴的協助之下,好不容易才從水溝中捉到活魚苗20尾。第2天上船時再計算只有16尾。從新加坡至基隆10天航程中,郭啟彰以自己配給的生活用水,為魚苗換水,細心照顧,輾轉回到旗津老家時,只活存13尾。這13尾魚苗5雄、8雌就是台灣吳郭魚的鼻祖。郭啟彰先生在旗津老家住屋旁挖了一個小魚池,將這13尾魚苗放養其中,三個月以後繁殖了 1,526尾。民國35年9月,在高雄市愛河東岸租魚池一甲二分,僱工養殖。不幸,民國36年夏天的一場豪雨,池中數10萬尾魚苗幾乎全部流失,從此台灣南部逐漸都有了這種魚的蹤跡。
「民國37年高雄縣長毛振寰,為了感念郭啟彰先生在高雄縣境內大貝湖(今之澄清湖)放養這種魚苗頗具績效,乃按兩人姓氏,依吳振輝先生年長敘姓在前,將這種南洋鯽仔稱之為「吳郭魚」。
吳郭魚初引進台灣的時候,並沒有立刻受到業者甚至農政單位的接納,很多人懷疑「這種魚沒有經濟價值」。經過水產試驗單位的觀察試驗,民國40年台灣省農林廳開始推廣吳郭魚稻田養殖,當時推廣稻田養殖吳郭魚,除了收成吳郭魚以外,主要還可以減輕水稻的病蟲害、節省水田的肥料、減少除草的次數等誘因。 吳郭魚為雜食性,不論水中的小魚、小蝦、貝、蚊蟲幼蟲、浮游生物、植物幼芽、水草、苔… 或是米糠、豆餅、麩皮、藷粉… 等飼料,無所不食。水田或魚池經過施肥以後,水中各種生物生長快速,吳郭魚飼料豐富自然迅速成長。 吳郭魚的經濟體型約為300公克,市場需求則為500~600公克,外銷則需達 1公斤以上。吳郭魚成長速度差異大,故需經過分養,並將上市體型魚,迅速撈捕出售,可降低魚池中養殖密度,促進中型魚之生長。
吳郭魚,源出於非洲的熱帶魚種,地球上暖水的溪河沼澤之中隨處可見,許多國家避之猶恐不及,唯恐大量繁生破壞原有之生態。台灣卻將平凡的吳郭魚化腐朽為神奇,以求新、求變勇往直前的精神,衝破重重挑戰,轉凡物為精品。民國40~50年代台灣在艱苦中發展經濟,吳郭魚提供一般民眾最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如今更開疆闢土打開外銷之路,搶灘登陸美、日等先進國家。

【一起來瞭解漁業的問題】

在民國66年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實施 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原本傳統的公海漁場,大多劃入臨海國家之管轄區內,公海漁場減少近三分之一,使得漁業先進國家在喪失傳統之公海作業漁場後,只得謀求本國沿近海域之漁業發展。為了應付這種漁業發展不利的情況,台灣正加強沿近海漁業資源之開發,改變漁業經營之方式,來適應外在環境的衝擊。

沿岸地區係受河流沖積影響最大地區,也是仔稚魚及貝介苗良好的棲息場所。因其離岸近、作業方便,易受到人為捕撈而影響其資源安定性。再加上近年來,台灣工商業的高度發展,人口集中都市,未經處理之工業及家庭廢水長期污染海域,而破壞其生態環境,致使海域原有體系瓦解。為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豐沛與永續,維護台灣沿近海漁業發展,加強漁業資源保育是目前刻不容緩的工作。 台灣近海漁場漁業資源的衰竭,是長期過渡的捕撈、以及使用不當的捕魚方式,如流刺網的使用、炸魚、毒魚等錯誤的捕魚手段所致。此外,漁業誤捕的問題,亦即捕撈時,上網了許多非漁穫對象的魚種或小型未成熟的魚類常被做為下雜魚處理或直接拋棄,此類的行為至少浪費了近1/4~1/3的漁業資源。
在台灣的西部沿海地區,由於大量的抽取地下水以供養殖之用,造成了西部海岸許多地方發生地層下陷的現象,而地層下陷的地區,在雨季或颱風來臨時,往往會發生海水倒灌的現象,不僅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產生威脅,更容易造成土地的鹽化。

【往未來踏出下一步】

不管從食物的供應、休閒活動場所的提供,或社會經濟的維持等方面來看,「漁業」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未來的漁業發展與規劃,不僅要顧及生產與消費兩方面,同時更應該注重對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因此未來漁業發展,將由國際、鄉土、海洋、漁業等多方面來考量,來提昇漁業的水準,期望台灣漁業在新世紀各項目標均能一一實現。

沿近海漁業

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合理與永續利用,並且規劃漁港及漁業資源多元化的經營,以提供國人從事海上休閒漁業活動、享受生鮮水產品的地方,同時為漁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以提高漁村生活環境品質,展現漁村新風貌。

遠洋漁業

配合對外漁業合作,維持符合國際公約規範的現代化船隊,積極配合世界各重要漁場,生產魚貨以外銷為主,並兼顧國內大眾的消費需求;並善盡國際漁業責任,同時與沿海國家共同合作,在國際漁業舞台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養殖漁業

重視環境生態保育,提供消費者高品質、有品牌的水產品,並規劃觀光休閒與體驗漁業的親子教育遊憩場所。此外,建立完整的組織體系、資訊網及行銷網,使養殖漁業邁入國際化、企業化之經營時代。 漁產運銷: 配合水產業發展,建立優質漁產品牌,凸顯我們的漁產品新鮮、衛生、安全、營養、多樣化之特色,成為「方便處理,易於調理」的產品。拓展漁產品透過網路行銷,讓世界各地都可以知道台灣的水產品。

施政願景

維持現代化遠洋漁船船隊、促進沿近海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發展養殖漁業為具有競爭力之企業化產業,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政策目標下,實現「永續漁業、富麗漁村、活力漁民」邁向「海洋台灣」的願景。

0 意見:

木日水巷LIVE

東港王船紀錄特輯募資活動

感謝大家支持!『6月30日前募資不到12萬元,將由flyingv募資平台辦理退款』
『感謝贊助芳名』:【截至6/30止,共29,551元】楊*惠200元、蘇*政1000元、曹*逢1000元、史*鑫600元、大*牛900元、彭*連600元、方*弘500元、孔*源350元、伍*輝2000元、林*欣350元、張*勳900元、張*銘350元、陳*祁150元、蔡*娟900元、ChIng **601元、許*華/李*亮/許*淵3000元、許*倩350元、張*晴500元、廖*芬600元、廖*瑩350元、謝*龍900元、叫*鶴900元、辛*哲500元、孫*珩1200元、章*源350元、游*瑜1000元、顏*龍600元、張*容600元、姚*紋400元、許*淵1000元、劉*欣900元、陳*華600元、吳*樺600元、柯*賢100元、廖*雯500元、黃*嵐900元、陳*生2000元、張*奇350元、李*沛350元、黃*迪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