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漁船遭菲律賓掃射事件,國人群情激憤,強烈要求政府應該要求菲國提出道歉、賠償、懲凶及重啟漁業談判,最終希望能確保我國漁民在海上作業的安全與長治久安。是否能如我方所願,正考驗我政府的折衝能力。
台灣屬於漁業大國,每年產值高達一千多億台幣,出口金額達二○.四億美元。除了眼前看到的出海作業安全問題外,台灣漁業正隱藏多項危機, 一旦爆發將會對總體漁業產生嚴重衝擊,可惜一直未受政府重視與國人的關心,讓人為台灣漁民未來生計感到憂心,政府應該儘早行動拆解引信。
首先是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漁業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由於捕撈過度、海洋環 境受到破壞與汙染、採用不當的捕撈方式、海洋環流轉變等,導致我們的漁業資源枯竭。受到沿近海漁業資源衰退影響,台灣漁業出現愈努力作業卻愈貧困的現象, 讓漁業經營陷入惡性循環。儘管政府每年編列收購老舊漁船費用(二○一一年共收購七艘漁船及九○艘漁筏漁船,收購經費七四九四萬元),但速度過於緩慢。
除了減少捕撈強度外,政府更應該積極推動資源管理型漁業,具體作為包括:一,限制漁具網目大小、縮短作業時間與設定休漁期,以調節漁穫量;二,實施漁場輪作制,以改善漁船集中至優良漁場作業之問題;三,實施卸魚金額均分制,以避免漁場的惡性競爭。
其次是漁業貿易可能遭阻。違法、無報告及未受規範(Illegal,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簡稱IUU)的非法漁業活動猖獗,已嚴重威脅守法漁民的生存。據初估IUU捕獲量為一千一百萬公噸到二千六百萬公噸,價值高達一○○億到二三○億美元,在歐盟進口一五○億歐元的水產品中,有十一億歐元為IUU捕獲產品。
為此,除歐盟透過修法加強對IUU捕撈管控外,各國際漁業組織也將針對IUU捕撈活動管制成效不佳的國家,施以降低合法漁業配額、禁止進 口等處罰。台灣在管控非法漁業活動方面雖然較過去有顯著進步,但是「權宜籍」漁船非法捕魚仍時有所聞,「綠色和平」對此曾多次抨擊。為免我國漁業配額以及 漁業出口貿易受到波及影響守法漁民生計,政府必需加強漁船監控、通報,並加重罰責以及提高執行效能,才能達到遏止效果。
再者,漁業補貼可能受限。許多國家透過政府財政給予漁業大量補貼(如造船利息補貼、船舶購回補貼、船舶保險補貼、燃油免稅、漁船用油補貼等)。這些補貼占漁業總收益二十五至三十%,不僅使得漁業資源未能做最有效利用,也造成國際間漁業競爭上的不公,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希望對漁業補貼做合理規範。目前雖未達成共識,台灣政府還是要預做調整準備。
最後是漁業配額的調降。國際漁業已經從捕撈轉為管理型漁業,國際間對漁業資源利用形成共識,將採取嚴格管理,減少漁業配額,讓魚類資源得 以再生。過去台灣活躍於各主要漁場,因此在漁業配額依循過去捕撈量來分配的原則下,台灣取得分配上的優勢。只是隨著國際漁業實力消漲,未來台灣是否仍能維 持既有分配數量恐怕有相當大的困難度。
有鑑於此,政府除了盡全力確保配額外,應該要趕快進行漁業結構調整,把一部分的重心從遠洋漁業轉移到沿近海或養殖漁業,不能被動等到我國漁業配額受到影響後再來縮減個別漁船配額,讓漁民措手不及引發更大民怨。
全球步入高齡化,對有助身體健康以及保健的食品需求增加,因而提高了水產品的購買意願與能力,帶動新一波水產消費。為了漁業的永續經營,政府部門須主動積極因應變局,國人也應共同給予關心。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台灣屬於漁業大國,每年產值高達一千多億台幣,出口金額達二○.四億美元。除了眼前看到的出海作業安全問題外,台灣漁業正隱藏多項危機, 一旦爆發將會對總體漁業產生嚴重衝擊,可惜一直未受政府重視與國人的關心,讓人為台灣漁民未來生計感到憂心,政府應該儘早行動拆解引信。
首先是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漁業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由於捕撈過度、海洋環 境受到破壞與汙染、採用不當的捕撈方式、海洋環流轉變等,導致我們的漁業資源枯竭。受到沿近海漁業資源衰退影響,台灣漁業出現愈努力作業卻愈貧困的現象, 讓漁業經營陷入惡性循環。儘管政府每年編列收購老舊漁船費用(二○一一年共收購七艘漁船及九○艘漁筏漁船,收購經費七四九四萬元),但速度過於緩慢。
除了減少捕撈強度外,政府更應該積極推動資源管理型漁業,具體作為包括:一,限制漁具網目大小、縮短作業時間與設定休漁期,以調節漁穫量;二,實施漁場輪作制,以改善漁船集中至優良漁場作業之問題;三,實施卸魚金額均分制,以避免漁場的惡性競爭。
其次是漁業貿易可能遭阻。違法、無報告及未受規範(Illegal,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簡稱IUU)的非法漁業活動猖獗,已嚴重威脅守法漁民的生存。據初估IUU捕獲量為一千一百萬公噸到二千六百萬公噸,價值高達一○○億到二三○億美元,在歐盟進口一五○億歐元的水產品中,有十一億歐元為IUU捕獲產品。
為此,除歐盟透過修法加強對IUU捕撈管控外,各國際漁業組織也將針對IUU捕撈活動管制成效不佳的國家,施以降低合法漁業配額、禁止進 口等處罰。台灣在管控非法漁業活動方面雖然較過去有顯著進步,但是「權宜籍」漁船非法捕魚仍時有所聞,「綠色和平」對此曾多次抨擊。為免我國漁業配額以及 漁業出口貿易受到波及影響守法漁民生計,政府必需加強漁船監控、通報,並加重罰責以及提高執行效能,才能達到遏止效果。
再者,漁業補貼可能受限。許多國家透過政府財政給予漁業大量補貼(如造船利息補貼、船舶購回補貼、船舶保險補貼、燃油免稅、漁船用油補貼等)。這些補貼占漁業總收益二十五至三十%,不僅使得漁業資源未能做最有效利用,也造成國際間漁業競爭上的不公,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希望對漁業補貼做合理規範。目前雖未達成共識,台灣政府還是要預做調整準備。
最後是漁業配額的調降。國際漁業已經從捕撈轉為管理型漁業,國際間對漁業資源利用形成共識,將採取嚴格管理,減少漁業配額,讓魚類資源得 以再生。過去台灣活躍於各主要漁場,因此在漁業配額依循過去捕撈量來分配的原則下,台灣取得分配上的優勢。只是隨著國際漁業實力消漲,未來台灣是否仍能維 持既有分配數量恐怕有相當大的困難度。
有鑑於此,政府除了盡全力確保配額外,應該要趕快進行漁業結構調整,把一部分的重心從遠洋漁業轉移到沿近海或養殖漁業,不能被動等到我國漁業配額受到影響後再來縮減個別漁船配額,讓漁民措手不及引發更大民怨。
全球步入高齡化,對有助身體健康以及保健的食品需求增加,因而提高了水產品的購買意願與能力,帶動新一波水產消費。為了漁業的永續經營,政府部門須主動積極因應變局,國人也應共同給予關心。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