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甕串」帶給東港地方產業蓬勃發展,但近年來捕食黑鮪魚卻蒙上汙名化陰影,東港漁民早就採用延繩釣、嘗試圈養鮪魚,尤其早就自律限捕櫻花蝦,這種保育漁業資源作法值得喝采。
全球黑鮪魚數量急速遞減,國際保育組織發出警告北大西洋黑鮪魚將成瀕臨絕物種,有意將黑鮪列入「避免食用」名單,環保組織也批評大肆宣傳的黑鮪魚文化,並貼上濫捕漁源的汙名標籤。
黑鮪魚產量減少,主要因素是墨西哥等國家使用圍網、焚寄網等一網打盡的捕撈方式,加上地球氣候暖化影響黑鮪魚洄游路線、油價上漲、擄船事件不斷,我國遠洋漁船已有半數不再出海捕魚。
平心而論,台灣漁民還滿遵守政府限漁規定,而且採用一次只釣一尾的延繩釣,不會破壞漁業資源,如果怪罪東港漁民導致黑鮪魚減少,的確有失公允。
舉辦十三年黑鮪魚文化季積極轉型,把光是吃的文化,轉型為休閒、文化、觀光、保育,還在小琉球外海發展黃鰭鮪環保養殖、放流魚苗等,亦把活動主軸轉向有國寶蝦之稱的櫻花蝦產業。
另外,櫻花蝦在前幾年也出現過度捕撈現象,東港漁民自主管理,嚴格限定五個月禁捕期,每艘船不得捕撈超過十箱,每箱廿公斤,讓漁業資源有休養生息時間,櫻花蝦得以生生不息,這就是海洋生態永續經營精神,讓黑鮪魚文化季得以延續下去。
全球黑鮪魚數量急速遞減,國際保育組織發出警告北大西洋黑鮪魚將成瀕臨絕物種,有意將黑鮪列入「避免食用」名單,環保組織也批評大肆宣傳的黑鮪魚文化,並貼上濫捕漁源的汙名標籤。
黑鮪魚產量減少,主要因素是墨西哥等國家使用圍網、焚寄網等一網打盡的捕撈方式,加上地球氣候暖化影響黑鮪魚洄游路線、油價上漲、擄船事件不斷,我國遠洋漁船已有半數不再出海捕魚。
平心而論,台灣漁民還滿遵守政府限漁規定,而且採用一次只釣一尾的延繩釣,不會破壞漁業資源,如果怪罪東港漁民導致黑鮪魚減少,的確有失公允。
舉辦十三年黑鮪魚文化季積極轉型,把光是吃的文化,轉型為休閒、文化、觀光、保育,還在小琉球外海發展黃鰭鮪環保養殖、放流魚苗等,亦把活動主軸轉向有國寶蝦之稱的櫻花蝦產業。
另外,櫻花蝦在前幾年也出現過度捕撈現象,東港漁民自主管理,嚴格限定五個月禁捕期,每艘船不得捕撈超過十箱,每箱廿公斤,讓漁業資源有休養生息時間,櫻花蝦得以生生不息,這就是海洋生態永續經營精神,讓黑鮪魚文化季得以延續下去。
0 意見:
張貼留言